纣王驾到之叱咤封神

第236章:召见三妖

最快更新纣王驾到之叱咤封神最新章节!

给加速帝辛的商朝灭亡。

都说女人小肚鸡肠,心狠手辣,即便是已经超脱入圣,成就混元圣人的女娲娘娘,依旧是如此的记恨。

女娲娘娘不甘心这般,心中愤愤不平,很快想到一个主意,遂唤彩云童儿。

“彩云去将后宫的那个金葫芦给本宫取来。”女娲娘娘此刻心底充满了笑意,得意的笑,以为她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妙计。

彩云童儿闻声忙退去,很快便将后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

“娘娘,金葫芦取来了。”彩云童儿忙朝女娲娘娘道。

女娲娘娘微微颔首,抬手将金葫芦摄在手中,揭起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首旛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曰“招妖旛”。

招妖幡威风瑟瑟,霎时惊天动地,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恐怖异常。

不一时,悲风飒飒,惨雾迷漫,阴云四合,整个天地好似被氤氲给笼罩。

女娲娘娘属于妖族,但当年未曾参与巫妖之战,巫妖大战谢幕,妖帝帝俊、东皇太一兄弟惜败,临泯灭之际将天下妖族托付于女娲娘娘,并炼制出招妖幡,同时将天下妖族的一丝灵魂束于其间按,供于女娲娘娘驱使,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受到女娲娘娘的庇护,因此招妖幡一动,天下妖族齐可感知。

妖风过数阵,天下群妖得到女娲娘娘的召见,慌忙抛下手头的事情,第一时间俱到女娲娘娘的行宫听候法旨。

女娲娘娘扫了一眼群妖,深思熟虑了片刻,最后吩咐彩云童儿。“汝暂着各处妖魔且退;只留轩辕坟中三妖伺候。”

三妖得到女娲娘娘的懿旨召见,不敢有丝毫停顿,慌忙进宫参谒,口称。“娘娘圣寿无疆!”

这三妖不是别人,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恰恰是帝辛想要看到的结果,其实帝辛早在之前就已经做了铺垫,与这三妖的关系搞得还算不错,虽然未曾谋面,至少三妖对帝辛还算有着一丝感激之情。

九尾狐、九头雉鸡精和琵琶精进宫后,慌忙走到女娲娘娘凤椅前,俯伏丹墀。

“小妖叩见娘娘!”

三妖在女娲娘娘面前早已失去先前的从容,不敢有丝毫的闪失,生怕出现意外。

女娲娘娘想了一会儿,仔细的又看了三妖一会儿,最后微微颔首。

“汝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

女娲娘娘的话与封神演义中的记载完全一样,哪怕一个标点都不会错的。

女娲娘娘吩咐已毕,三妖大楞,三妖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那一丝疑惑,琵琶精本欲要辩解两句,却被九尾狐打断,拉着九头雉鸡精和琵琶精慌忙叩头谢恩。(未完待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合约到期,我幻想跑路
合约到期,我幻想跑路
关于合约到期,我幻想跑路:[人癫疯]+[多女主]+[日常]+[追夫]+[轻松]+[搞笑]您好,您拨打的员工已离职,请您不要再拨。四个美女老板却说:崔礼,合同到期不等于你可以走了。崔礼为了自己的妹妹,走上了赚块钱这条路,当崔礼以为一切都结束了,自己即将走在自由这条路上的时候,他才明白这只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你们喜欢我哪点,我改还不行吗?
暴躁山魈
上门赘婿:离婚前继承百亿财产
上门赘婿:离婚前继承百亿财产
关于上门赘婿:离婚前继承百亿财产:五年的历练,让一个落魄的京都阔少,成为了世界顶尖的狂神!!他入赘了一个二流家族,忍受其辱,只为等解开封印之时!当昔日的老仆人,带着一份龙头集团继承权到来时!狂龙出关!一朝龙归海,长江水倒流!往后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虾米
怎么你们都有异能,就我是狼人?
怎么你们都有异能,就我是狼人?
关于怎么你们都有异能,就我是狼人?:(较慢热,有女主,单女主白绵。观前叠甲:有爽点,但非无脑爽,第一卷中间所有俗套的经典桥段,都只是为了引出后续的爆点,爆完后再没这样的古早桥段)神选灾厄开启之前的某个夜晚,都市中一个平凡的打工人遭遇了他的命定之劫。雨夜的一场袭击,使林显福成为了类似狼人的存在。自此之后,他的生活天翻地覆,除了要压抑体内不断涌现的兽性,还要应付那不断接踵而至的怪物!他同时还拥有了多重
福祸双依
是你提的分手,摆摊后又来求我?
是你提的分手,摆摊后又来求我?
关于是你提的分手,摆摊后又来求我?:徐洋离婚后获得了神厨系统,只要摆摊就可以获得奖励。他开始带着女儿大街小巷的卖美食,不断赚钱的同时,烹饪的美食更是被路人狂追几条街!这个时候,前妻突然找上门,希望和徐洋复合。离婚不是你提的?现在又来求我?晚了!白富美校花;徐洋以后就住我家吧,天天给我做菜,当然我也会给你做……
番茄炒蛋加个蛋。
遗迹之地
遗迹之地
关于遗迹之地:我们的世界,有很多地方并不是它所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样子。有一些神秘的地方,是被古人亦或是大能之人施法,掩盖了其本来的面目,一旦揭开虚拟的外罩,内部的神奇将颠覆我们的认知。。。古之瑞兽、凶兽的消失,现今玉石的作用,古代对丹药的渴求,古武的没落。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旺木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