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养家记

76.第七十六章

最快更新七零养家记最新章节!

春日和煦, 偶有微风轻抚,青草茵茵, 一派春光干净,身处其间难免心旷神怡。

一处茶花丛旁, 数人聚在一处正笑谈着什么。其间有男有女,但都在五十上下。

眼见着温知秋正大步向这边走来, 余老眼睛一亮, 招手道,

“知秋,这里, ”

闻言, 人群中一个五十上下的男人不着痕迹的打量了来者一眼。

身形颀长, 眉眼间温润如玉, 文人气度一览无余。

温知秋紧走几步,半鞠躬向众人问好。当问及一位六尺有余的男人时,温知秋心底波澜微起。

在场的其他人, 早在交流会第一天及前期一个月时, 温知秋便都认识过了。唯一称得上面生的,只能是他此行目的所在。

何况,温知秋还曾在书刊网络上见过查老的照片。

“查作家,我来介绍一下, 这就是《蜀山》的作者――温知秋。知秋, 这位是《古墓传奇》和《大隋英雄传》的作家, 享誉文坛的查老。”

余老笑呵呵的介绍道。

查世良是个性格和顺的, 看着这个面嫩的后辈说话也很是和气,

“我听余老他们说,你今年才三十出头,看上去倒不像,只这气度倒是很好,看得出是个博览群书,腹有诗书的。”

查世良如今已经五十有四,自从发表第一本《古墓传奇》到如今,已经陆陆续续出过七八本武侠作品,本本经典,部部传奇。随着《古墓传奇》在大陆的流行,查老的其他作品也一一传入,在内陆掀起一阵武侠热。

标准的红星文学流通范围则多在知识分子阶层,算是叫好不叫座。广大的内陆市场中,唯一能和查老的武侠热相抗衡的,也就只有温知秋掀起的仙侠热。

也因此,余老今日见了余老等人,主动先提及了要和这个后生见一面的想法。倒是剩了余老等人的一番引荐。

得到查老这一句夸奖,饶是温知秋是个三十大几的男人也忍不住高兴。对于他而言,这一句夸奖不仅仅是前辈对后辈的赞赏,更是穿越四十年的时空壁垒的传奇。当下眼里就带了欢喜。

查世良瞧了,也挺喜欢这个后辈的直率坦诚。于是忍不住又多说几句,

“你的《蜀山》我有瞧过,灵气颇足,比之《古墓》更胜一筹。我当年写《古墓》时也才三十出头,这下一比较,我不如你哪。”

余老听了觉着脸上颇有光彩,心中满意的不行,嘴上还谦虚道,

“查作家过誉了,知秋还是有许多不足的。这下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多和前辈们交流交流,长长见识和经验。”

温知秋自然和着余老的话表明谦虚姿态。

查世良对于这个年轻有为的后辈,并没有什么嫉妒的心思。思及当年自己发表第一本武侠小说时遇见的重重阻力,查老难免对这个灵气十足的后辈多些关照和指点,也算是了了当年自己的一点心愿。闻言便道,

“既然如此,我就仗着比你多十来年的经验,腆颜跟你指几个问题。”

温知秋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本子和一支钢笔来。这本子就是他拿来记录在交流会上的收获准备的,本以为能和查老等人好好取取经,便特意买了一指厚的。结果这些日子只写了两三页,好在如今有查老亲自指点,也不算白做准备。

查世良一见,自然心中对温知秋又多了几分满意,不由得暗自点头。

“你这书分上下两部……”

于是,一老一少你一言我一语谈了起来,温知秋时不时提几个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因着查世良算是正儿八经的同道中人,早有经验,解决起来也颇有一番见解,温知秋可以说是收获不少。

其它大家见二人相谈甚欢,也纷纷贡献自己的看法,只不过其他人涉及的领域和这二人有所差别,也不好意思在查世良面前拿着自己不擅长的东西班门弄斧,说了几句后便住了嘴,只听着这两人说。

不得不说,温知秋能写出《蜀山》,确实是有几分真本事在的。情节新颖,思路奇特,颇有可取之处。再加上二人讲的都是通俗小说,在一边听着也不觉无聊。

而温知秋和查世良这一谈,一个上午的时间便转眼消逝。场中人都陆陆续续去室内用餐,大家腹中也都辘辘,却也不好意思打断二人交谈,于是悄摸摸的相约着走了。

等着日头南移,又开始往西移,查世良这才意犹未尽的住口,周围的人去了又来,这才笑呵呵道,

“我和小友真是相见恨晚哪,你的很多想法都极有趣,我从中当真是学到了不少。”

温知秋这半天也受益匪浅,在和查老思想碰撞时,大脑难免高速运转,眼下放松下来,始觉腹中饥饿。

见温知秋顶着一张温润如玉的脸露出一个放空的表情,查老失笑道,

“饿了?正好,我们一起去找找还有什么吃的没有。”

能和查老有共进午餐的机会,温知秋自然求之不得。

酒店除了三餐的准时供应,什么时候想吃些东西,厨房也是即时供应的。毕竟作协这次交流会也是上头全力支持,资金也给的到位,酒店方面自然不会掉链子,饭菜做的不一定有多好吃,但卖相绝对是十成十,看着便令人食指大动。

“说了这半天,还不知道知秋是哪里的人。”

查老笑呵呵道。

温知秋将口中的食物咽了下去,又从怀中掏出帕子拭了拭嘴,这才回到,

“我是晋省的,如今住在沽市。”

“哦?”

查老面上显出感兴趣的模样,

“晋省有什么好吃的?”

说着笑眯眯的摸了摸自己的大肚腩,

“我这个人对吃颇有几分好口,来了内陆几次都在浙省那边,北边也就京市来的多些,下次去沽市、晋省的时候,可要麻烦你做个东道主带我转转尝尝了。”

温知秋自然没有不应的,

“那可好,晋省的面食称得上是一绝,沽市的本帮菜也很出名。”

一老一少相谈正欢,忽闻室外一片喧声。

查老抬眼去看,忽而笑道,

“原来是我们的国际友人来了。”

温知秋顺着查老视线看去,只见四五个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白人男性提着硬皮的公文包,明显是才至此地。

十年浩劫以来,华国的文明历程可以说是倒退十年,国外的作家一个又一个将哈维文学奖捧走,国内却无一顶梁柱。好不容易有个舒老凭借《茶馆》入围哈维,更是一举得奖,结果舒老却在十年期间不堪批斗的折磨,投河自杀了。

而按照哈维奖的规定,奖项只能颁给在世的作家。舒老逝世,便由排位第二的作家顺延抱走了奖项。

如此这般,自五十年代建国到现在,三十余年,华国还没有出过哪怕一个哈维文学奖获得者。自从前几年国家政策开放,对外交流日益密切,每有作家出国去参加交流会,莫不要受一番他国作家的奚落。

可哪怕怒火上头,偏偏国内就是没一个拿了奖能正面回怼的。虽然国内优秀作家也不少,可哈维奖只对长篇小说开放,散文诗歌之类的体裁,写的再好也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奖项予以争光。

去年正是十年浩劫以来,作协正式重组的第一年,称得上是百废待兴。而国家作协可以说囊括了全国九成以上的优秀大家,纵使在长篇小说当年有所欠缺,但在其它领域却是不惧的。

故而,全国代表大会一结束,作协就迫不及待的召开了这次交流会,力邀海内外各知名作家前来参加,为的就是向外界表示一个信号――一个华国作家亦出类拔萃的信号。

当然,作协并不是毫无准备、毫无底气,只凭着一时意气便开了这次交流会,不然岂不是让外人看笑话,弄巧成拙。因此,除了像贾平仄等各色大家咸聚此地,温知秋这种新兴的潜力后辈也都前来,各个领域凡是有所成就莫不在场,只等着和前来的外国作家一较高下。

虽然有以众欺少之嫌,但华国的文人自古讲究一个风骨,因此,作协既没打算打轮番战,届时谁有本事谁上就是。一方面也没说让自家人提早准备。至少温知秋没有收到任何类似通知,也仅仅是知道或许会有外国作家前来参加这场交流会而已。

而如今,在交流会即将结束的倒数第三天,这群倨傲的外国交流团才姗姗来迟。要知道,哪怕是查老这样的大家,也在第一天就到了京市,只不过先前一直在和同等级别的大家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
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
关于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你说什么?江湖第三次医术交流大赛竟然没有叫我去当评委?什么?神农院竟然把我从荣誉院长里面除名了?他们这群没有现代医学知识的古代草包。难道把人治死就不算医仙了?老沈,你听到了没?我心情不好咱们离婚吧!沈长生缓缓睁开双眼:人间又污浊了嘛?
温一壶老狗
余龙携妻闯仙界
余龙携妻闯仙界
关于余龙携妻闯仙界: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九都座上客
渊鱼
渊鱼
关于渊鱼:主角是燕国的一个杀手,在一次刺杀任务中被人设局重伤濒死,却被刺杀目标所救,授以剑道,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发现自己早已生在局中,为了查找真相,步步为营,潜伏,拨开种种谜团,在江湖和庙堂掀起血雨腥风,主角最终能否找到答案?一剑万里问苍天,快意春秋尽风流!
季飞
少年仗剑江湖游
少年仗剑江湖游
关于少年仗剑江湖游:群像,同行,鲜衣怒马时,不负少年行。一位远离朝堂纷争的皇子,一位鲜衣怒马的少年,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女,江湖义气,江湖侠女,并肩同行,闯荡江湖,性格作风完全不同的几人,却又有着相同的江湖气概………一人一剑,难逢知己,闯荡江湖,最幸运的莫过于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函凌
嘉佑拾遗录
嘉佑拾遗录
关于嘉佑拾遗录:嘉佑是北宋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这个年号一共八年。嘉佑年间,并不是史书中所记录的国家和平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庶的黄金时代,反而危机重重。其一与辽、西夏边争愈演愈烈;其二国家财政收入日减;其三社会动荡民变频繁。包拯曾经上奏:诸路饥馑,万姓流离,府库空虚,财力匮乏,……夷狄盛强。欧阳修也直言不讳:夷狄外强,公私内困,盗贼并起,蝗旱相仍。当此时期,一个民间的秘密组织竹林会应时而生,
AF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