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狂想学院

第489章 滚刀肉

最快更新天庭狂想学院最新章节!

共工也不闲着,他用灵魂水变出一个分身来操控初海印,接着再变出一个分身凝聚出一把长矛和一块一人高的方形大盾。

长矛差不多有两人高,几乎是能操控的极限了。

而方形盾牌则是一块看起来造型十分古朴的盾牌。

这块盾牌上刻着一片大海与一个类似于三叉戟的图案,这个三叉戟与杨戬的那种三间两刃戟区别很大,更像是农夫所用的那种三叉戟。

或者说更像是西方神话中海神所用的那种海神三叉戟。

夫诸心情有些起伏。

面前的这个共工与曾经他的主人共工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点。

或许,主人还有机会能恢复记忆?

这块盾牌是共工当年从天堂高等世界的一次竞赛中迎来的宝贝,而长矛则是从一个西方名为战神的神祗手中赢来的东西。

现在这些法宝都在夫诸的储物空间中,共工却可以隔空借助这些法宝的法宝之灵召唤出来。

如果夫诸不是提前知道面前的共工已经不是曾经的自己的主人的话,他甚至以为主人已经回来了。

拿着长矛盾牌的共工分身以近乎两倍光速的状态下冲向孙悟空。

孙悟空急忙唤出分身抵挡,但在长矛的面前一点抵挡的作用都没起到。

“师傅来帮忙!”孙悟空仰天大吼了一声。

“师傅来也!”穿着木屐白袍的金蝉子从天而降,嘴上默念了一段咒语,双脚瞬间凝聚出来一种土色的光环,紧接着他一脚踏在压住孙悟空的初海印上让其瞬间爆碎开来。

毕竟只是法宝之灵,威力肯定不如法宝本身十分之一,只要有相应的克制办法还是比较容易破解的。

而土就是克制水的办法之一。

至于金蝉子所弄来的土则是那天庭世界唯一的世界树周围的土壤。

水印被化解开来孙悟空一时间压力大减,提着金箍棒就反向砸了过去。

拿着长矛盾牌的共工分身用盾牌挡住孙悟空的金箍棒,可本身就克制水的金箍棒直接将这块盾牌击碎,共工只好将前冲的长矛收回挡在胸前。

长矛并没有被瞬间击碎。

这长矛可不是水属性的东西,而是一种无属性的法宝,好歹也是曾经一名和仙帝境界相当的战神拥有的东西,怎么可能轻易就被击破。

于是两人一个拿着长矛一个拿着金箍棒你来我往的战斗在了一起。

至于金蝉子参战便是与那操控初海印的共工分身打在了一起。

夫诸表情复杂,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

灵魂水又变化出一个共工分身,这次这个共工分身带着一副用水凝聚出的拳套,头上还戴着一个尖尖的头盔。

“不会错了,这些都是主人曾经拥有的法宝,或许真的有办法可以让他恢复以前的记忆。”夫诸下定决心迈步上前,同时身体开始渐渐出现了变化。

他在朝着人形变化。

……

此刻的战场上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状态下,灵凤也顾不上恢复手臂与腿后恢复实力加入了战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颜劫:乱世情殇
红颜劫:乱世情殇
关于红颜劫:乱世情殇: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乱世之中,有一位女子,她的容颜倾国倾城,却注定命运多舛。她叫苏瑶,本是名门之后,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乱,家族惨遭灭门。孤身一人的她,被迫卷入这乱世的洪流。在逃亡的路上,苏瑶结识了英勇善战的将军赵凌,他的坚毅与果敢令苏瑶心动。然而,他们的爱情在这动荡的时代里,备受考验。权谋的争斗、利益的纠葛,让苏瑶一次次陷入绝境。她被迫成为权贵的棋子,身不由己地在各方势力
绯色墨瞳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关于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宋国遭到蛮族入侵,山河破碎,国家危难,朝堂上皇宫内依旧争斗不休。悠悠公主为了保住自己的孩子,让仆人把小王子带到山村隐居起来。李星辰作为一个年轻的金融人,魂穿到这个小王子身上。他能否用所学,改变命运,重塑宋国江山?
张致远
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
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
关于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种田,爽文,多女主,争霸)意外穿越到古巴比伦时期,还好有系统提供的现代技术,凭着这些知识和技术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
一只断腿的鸽子
易,三国
易,三国
关于易,三国:易为改变、为交换、为替代、为阴阳之象也。唯易方知其不易,是为易三国。一场诡异雷雨使五名少年离奇丧命,却又使他们同时重生到了汉末乱世。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究竟是造化还是劫数?他们该如何在这陌生且黑暗的世道里求存立足?又能否做到鱼跃龙门,一飞升天?当爱恨情仇相纠缠,他们该如何取舍?当权利情义相冲突,他们又该如何抉择?当命运的漩涡开始汹涌咆哮,试图将他们扯入深渊时,是否再怎么努力也终
君居易
文化穿越之旅
文化穿越之旅
关于文化穿越之旅:一位名叫秦羽的充满朝气与梦想的年轻主播,在一次奇妙且难以预料的经历中,意外获得了穿越古今的神奇能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机遇,他心中燃起了一团炽热的火焰,决定充分利用这独特的能力,通过直播这种极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形式,向身处现代社会、被快节奏生活所裹挟的人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那令人叹为观止的魅力与博大精深的内涵。他渴望让每一个观众,都能透过他的直播镜头,深刻感受到中华
古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