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明末洪英传最新章节!
朱由校并不理会旁人,却饶有兴致地笑道:“噢?殷爱卿想到一句什么诗句呢?”
殷复声含笑,扫一眼周遭,“禀陛下,微臣想到的诗句是,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其中一句。”
“哦?是哪一句呢?”朱由校问道。
“此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 ~ ”
闻言,刚才还在唏嘘不断的官员们,半张着嘴巴,好似吞了苍蝇。
一个个面红耳赤,说不清是气的,还是羞的。
朱由校是史上比较出名,不通文墨的木匠皇帝。他乍听这诗句并无什么特别。但看百官这表情,这诗句却不那么简单。
这时候,朱由校身边儿的小太监很有眼力劲儿的凑上前,小声在朱由校耳边道:“陛下,殷给事这诗的下半句是:听取蛙声一片。”
“嗯?”朱由校愣了愣,突然间恍然大悟,“噗嗤”一声,打破了朝堂上尴尬的死寂。
“好个狂儿!”邹元标吹胡子瞪眼道:“吾等朝堂议政,汝竟敢口出羞辱之词?”说着向上一揖,“陛下,今日若不治这狂儿之罪,吾等不服!”
“吾等不服 ~ !”
朱由校没说话,复将目光移向殷复声。
殷复声淡然道:“议政?敢问诸位大人,方才除了聒噪之声,可有议出应对诸事之策啊?”
“哼!”户部尚书汪应蛟轻慢道:“朝堂上,议的是社稷之事,家国大事,岂是朝夕可以定论的?”
“就是,就是……”
“真是小儿无知。”
又是一顿讥讽。
殷复声哼笑一声,云淡风轻道:“其它政事,下官不敢断言。但是,方才几位大人所奏之事,在下官看来,倒也并非难事。”
又在这里大放厥词!
百官呲牙咧嘴地怒视殷复声。
邹元标冷哼一声,“噢?呵呵,既然如此,那本官倒愿闻其详了。”
殷复声转身向上奏道:“禀陛下,辽地战事非朝夕可定。应对辽东难民不断内迁,还有各地灾民,不能一味赈济,需寻一长久之策。”
“那么,殷爱卿可有良策?”朱由校问道。
“陛下可令有司团练难民之中精壮之人,赴边守关。再发谷赈灾,许以厚利,令难民垦荒耕田。如此,边关得兵,百姓得田,乃利国利民之长久之策也。”
朱由校点头,以为有理。
殷复声继续道:“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边关守卫,当择贤能之仕为将帅,不计出身,不论功名。凡刀马纯熟,通晓兵法者皆可任用。至于矿监扰民一事,臣以为,矿监需撤,而矿税不可撤。可改换通晓地矿之人,专立有司,负责此事。”
听到这儿,东林党和阉党之人皆是眉心微蹙。
朱由校默念,“通晓地矿之人……?这样的人才需何处寻找呢?”
“陛下,我大明虽然地大物博,人才济济,然此等人才却甚少。微臣阅历尚浅,识人不多,嗯……”
殷复声迟疑片刻道:“臣突然想到一人,或许他懂得地矿之学,或是,认识有此才能之人。”
“噢?爱卿快讲!是何人?”
“此人名叫徐光启。”
殷复声话音一落,他身边默默站立一人,可吃惊不小。
眨巴眨巴眼睛,诧异地盯着殷复声。
此人正是詹士府少詹士徐光启。
殷复声并不认识他,向上举荐时,根本不理睬旁边的人。好似旁边儿根本没... --
最快更新明末洪英传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