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瓜两枣

第三十章:旧时迹引双骄

最快更新三瓜两枣最新章节!

听了林曦年的话,谢桓修困惑更多了。

直到下学他都没想出个结果,唯一的可能就是因为季辕。

但……

“夫子,他是怎么做到的?”

季辕的事情,谢桓修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他偶尔会离开东乡,说是回老家看看,但他老家在哪里没有人知道,而且像是除夕、中秋这种阖家团圆的日子,季辕几乎都是在东乡度过的。

如何去挖季辕的身世,谢桓修计算了好几天,还没等他想好,季辕写给他的信先到了。

来信很简单,连署名都没有。

“孺子不可教也,吾心甚痛。”

谢桓修总觉得这信写的有那么点……不正经……

不像是季辕的语气,但的确是他的笔迹。

谢桓修回想了下,最近除了因生病旷了几天课,再没做什么可以称作“不可教”的事,只是夫子怎么知道的这么快?

他几天没去书院这事,除了谈子谦外没人问过,就连林曦年也都没多问上一句。

他暗自猜想,必然是谈夫子帮他找过借口,不然以林曦年的性格,怎么会不问他这几日去了哪里,为什么会旷课?

谈子谦对他向来比别人更纵容,但有时也更苛刻。

凡是不耐细思。

谢桓修眼眼神滴流滴流转了两圈,笃定两位夫子的是认识的!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能从谈子谦的口中套出话来。

季辕那里谢桓修暂时是不考虑了。他不可能现在回东村,想要从季辕嘴里打听出什么,靠书信是绝对不可行的,只能是看似不经意间,探出点蛛丝马迹。

同样,对谈子谦也只能用这个办法。

这两日,谢桓修暗搓搓的在寻找机会,但一直不得手。正在他急得坐不住椅子的时,谈子谦喊他午间去帮他整理书房。

一下学,谢桓修腾的窜起来,跑了出去。

将问他是否需要一起帮忙的林曦年留在原地,而窗外传来了谢桓修的声音“不用啦——”

林曦年笑着想,最近还真是活泼啊。

谈子谦尚未娶亲,以书院为家,有处属于他的小院落。

整个麓山书院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别看谈子谦这院子实际面积不大,但采用了借景手法修筑,同书院的景致融为一片,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非但不觉拘束,赏心悦目极了。

谢桓修都曾想过,要不以后也留在书院算了,也跟院长讨这么个小院落。

他这次来没心情欣赏院中景色,内心盘算着怎么才能从谈子谦口中套出话来。

谈子谦有个不好的习惯,看书喜欢随便抽,抽出哪本是哪本,换下本的时候再随便一塞,等真要找哪本书时,便成了大海捞针。

因此他的书架,每隔两三个月就要整理一次。

谢桓修对此也是轻车熟路,谈子谦的藏书很杂,经史子集自不必说。孤本,拓本他也有收集,时下刚出的话本,就连教人行周公之礼的书,他都有。谢桓修这方面的“启蒙”书籍,就是在谈子谦这里看到的,只不过他没什么实践机会,就被人给实践了……

是以,比起书院的藏书阁,谢桓修当然更喜欢谈子谦的书房,也乐于给他收拾书架,每次都能整理出有意思的书册来。

往往这时,也是谢桓修话最多的时候,他常常会与谈子谦讨论,或请教平日里所没涉及的问题。

不过,这次谢桓修一改常态,成了钳嘴的葫芦,一声不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野神,香火证道镇轮回
我野神,香火证道镇轮回
关于我野神,香火证道镇轮回:[无女主]+[正经神灵文]+[系统升级]+[慢热爽文]+[惩恶扬善]这个世界,天道不存,神灵无踪。妖魔邪祟肆虐人间,人类沦为两脚羊。精气被吸、血肉被食,尸横遍野、人间地狱。殷天梓意外来到这个世界,神魂依附神像成为一枚小小野神。还好有系统开挂,收集香火,从此证道真神。建立地府,重塑轮回,立三界秩序,还天地清明。重开黄泉之路、再立鬼门关、搭建奈何桥、建立十殿阎罗……
借东风
武运昌隆
武运昌隆
关于武运昌隆:山下庙堂,山上学宫山下人人如无根之草,人间事事皆不公之谋凡人违律,上有刑官仙人犯道,又该如何?当有一剑,上可斩天上酸腐,下可问人间不平。愿天下所有侠气少年郎,武运昌隆!
徐途
云之羽观影体:珠光远影
云之羽观影体:珠光远影
关于云之羽观影体:珠光远影:评分打三星就行,免得下架(顶锅盖逃走)宫远徵X原创女主心疼宫远徵的心血来潮为爱发电之作,这是一个宫门众人在梦中看到未来的观影体,女主是和宫远徵有一段青梅竹马的经历的、带有金手指的穿越党,对主角团宫子羽不友好,雷者慎入。同人文看太多了,我想塑造一个比较有血肉来龙去脉的女主角,所以前期会把主要故事线放在女主身上,实际情节比较慢热,大家轻喷。(????????????????
拉拉拉比
造化炉
造化炉
关于造化炉:又名田地被占,乡绅无道?面对每年那高额的佣金,季迭靠着一个偶然获得可以提升药材品质的炉子,以及一颗不甘愤懑的心,踏上修行之路,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弱者声嘶力竭,亦无人在意,强者轻声细语,却振聩天穹…那么,就让我变得很强很强吧,直到无人再可欺压我!
一点才睡
我在武侠诸天有旁白
我在武侠诸天有旁白
关于我在武侠诸天有旁白:拥有旁白系统的武侠小白,改变自己和主角,配角不同人的命运。已有笑傲江湖,倚天屠龙,少年张三丰,金蚕丝雨.......
冬日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