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但四品是一大关,基本上做个六七品就不错了,极少数能升至五品官。
而赵家子弟是不需要参加科考的,所以这个名额可以随便给,当然必须要知近的人才可以,比如七郎。
但七郎不打算用这个荫生的名额,一来他作为读书人有自己的傲骨,另外荫生入仕的总不及两榜进士正统,甚至不如同进士。
同进士顾名思义就相当于候补生,也算是进士,但不是最正统的那种。
这就相当于现代考大学,两榜进士就是一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正八经考上名牌大学的。
同进士就相当于补录的,进不了名牌大学,一般的一二本那种。
至于荫生,那就是走后门进来的,属于三本。
虽然大家都是进士,但在做官的时候会显出高低的不同,两榜进士作为最正统的进士无论在何处的官场上都被人高看一眼。
同进士和荫生则不然,当然这不代表考中了两榜进士往后就仕途一帆风顺,这其中背景、政绩、结交人脉等等都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当官不会一帆风顺,要综合天时地利人和才行。
但不管怎么样,七郎都想走最正统的那条路,不光是他,这也是天下所有学子的期待。
只不过有人有期待也有实力,有人只有期待没有实力,更有人没有期待当然没有期待是知道自己实力不济。
闲话休提,陈果儿知道七郎要参加科考,可他这整日参加文会,跟那些举子们吟诗作画喝酒的也不是个事。
再加上陈果儿听说科考的时候环境十分恶劣,三月份的天气只允许穿两层单衣,这是为了防止夹带。
毕竟天下学子都是十数年苦读出来的,如果有人作弊对所有人都不公平。
这样问题就来了,三月份的京城还十分寒冷,还是穿薄棉衣的时候,只穿着两层单衣的结果可想而知。
听说每次参加科考的时候,都有举子因为身体的关系没能坚持到最后,更有甚者坚持到了最后出来后却大病一场,因此而病逝的也不在少数。
想想十数年苦读,好不容易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了,却因为身体的关系一命呜呼,这是多么可悲的事?
再有就是科考的时候要把考生关在里面九天九夜,当然每三天考一场,第三天晚上可以出来休息一晚。第四天再进去,然后第六天出来,再进去,直到第九天全部考完。
这期间不能往里面送食物和水,只能考生自己在里面煮,当然多数考生都不会自己煮饭,他们就带了干粮进去吃,最多用煤油炉煮点热水沏茶喝。
而干粮一般都是把馒头切成条,晒干,没有任何味道可言,只求充饥。
当然科考的时候也没人在意这些,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试卷上,至于吃的只要能顶饱就可以。
这还是好的,像七郎之前参加县试、府试的时候在八月份,天气正热的时候,带的干粮到最后都长毛了。
当然那时候只关在里面三天,比最后的院试还能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