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锦荣贵

第四十八章 忽来的恐惧

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她都有些模糊了时间,只记得那个时候,豫王已经登基,父亲也被拜为丞相,一时间权倾朝野。

对于父亲而言,得到相位更大的意... --

最快更新依锦荣贵最新章节!

大的意义似乎是能够自由的出入皇家的藏书阁,对于朝堂上那些不顺心并没有放在心上。

本来就是,那些能站在朝堂上的官员哪个不是寒窗苦读才能出人头地的,父亲说,若他也是这么熬了多年才能站在朝堂上,必定不会看得起一个靠阴谋诡伐谋得丞相之位的人。

所以,对于在意了也没有用的事,父亲干脆就不在意,更加沉浸在皇家书苑的浩瀚之中。

待到朝局稳固,乾贞帝开始张罗着要让朱轶迎娶自己为太子妃,当时的相府中一派喜气洋洋,众人忙忙碌碌的前后张罗。

只是有一天,父亲突然跪在乾贞帝的书房外硬要求辞。乾贞帝觉得奇怪,开始还好言相劝,父亲却是态度坚决。如此,乾贞帝便生气的说父亲恃宠而骄,不想起就不必起了。

父亲是个意志坚定的人,很多事他决定了就不会改变。这一跪,就跪了整整三天。

后来,许是乾贞帝的心软了,让人将他抬了回来,一起送来家里的还有一封诏书,是一封同意了父亲辞官的诏书。

父亲大喜,明明那么虚弱,却急忙吩咐着众人赶紧收拾了家当,要立即离开金陵。

那时候,自己和朱轶的感情笃深,觉得父亲这是在棒打鸳鸯,便跑去父亲那边求他让自己留下。

父亲哪里会肯,自己便软磨硬泡,一哭二闹三上吊。父亲气急,迫于时间又紧,便将自己关在了房里,在门外派了人把守。

自己那时候是有多傻啊。

思君情切,自己把不甘和委屈写成小书想要递给朱轶,可门口的人完全不让自己出去。那时候,倩萦一直守在自己身边,好生的安慰着:“小姐若是想要见太子,奴婢可以翻窗偷偷溜出去的。”

是啊,这时候的相府除了自己这里把守森严,其他的地方哪里还有人分心来注意一个丫头?

那一晚,自己将书信盖了火漆交给倩萦,也是这般不舍又不安的将她送了出去。

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多年。

那一天之后,倩萦并没有回来,直到自己随父离开,她都没有再出现。

自己没敢告诉父亲倩萦是去送信的,却发现父亲也毫不在意,对她说:“一个丫头,许是想着以后没了荣华富贵的生活,一时贪念,便逃了出去也是会的。”

不会的,绝对不会的。

自己在心中呐喊,倩萦从小跟着自己,那时候自己得了重病,要用药以毒攻毒。大夫拿不准毒性,是倩萦替自己试毒才让自己有机会活下来。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贪慕虚荣的人呢?

可是那时候一家人只想着赶紧离开,自己也没有能力再去寻找了倩萦。

那之后的很长时间,父亲陆陆续续将梁氏一族聚拢,一族人几番迁徙,终于在于瓦拉交界的一个边境小镇里安顿了下来。

大隐于市,加上长期的奔波让族人都生了厌倦,大家在那儿渐渐展开了对新生活的渴望。

梁氏一族,出过将才,出过文人,出过名医,最重要的是梁氏的族人都擅长相术。

然而,再精英的族人,也抵不过野蛮人的扫荡。一切的美好止于那一天锦衣卫的突然造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合鸣
合鸣
关于合鸣:一个被遗弃的小乞丐,一个被捡拾的女婴,共同经历苦难,最终在爱与坚持中绽放光彩。小尾的坚韧与小圆的才华,交织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患难真情。
飞梦舞轻歌
1951之大国重器
1951之大国重器
关于1951之大国重器:李子腾,意外穿越到了1951年抗鹰时期。刚开始因为身份不明被安排到了一个偏远的马上要关闭的子弹兵工厂。李子腾表示一点都不慌啥都没有那就从头开始。铜覆钢子弹107火箭炮步枪,大炮,导弹,青霉素,杂交水稻。等走上了钢铁洪流之路。李子腾的名言格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
流云肥
水浒超凶凶
水浒超凶凶
关于水浒超凶凶:晁雄征穿越到北宋水浒传世界,成为晁家庄少庄主。他文武双全,与林冲卢俊义等为师兄弟,并且在官府的压迫下逼上梁山,通过他的先知先觉,结识了一帮好汉,同时将宋黑子踹的远远地。在他的带领和建议下,梁山拒不诏安,成为了一方势力,并且成功的抵抗了前来袭击的官兵。之后,他美人在怀,带领梁山的众兄弟树起替天行道大旗,抗击北怂,征战一方,对抗辽金,带领梁山众人改朝换代,为汉人挺直腰杆,创立新朝,东征
书山有路秦为静
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
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
关于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穿越异界的秦庚,初到之时便背上了调戏公主的罪名,皇室大怒、家族不庇,被发配穷乡僻壤,幸得召唤系统,从地球召唤玩家,从此逆天改命,争霸天下被召唤的玩家惊讶的发现,游戏中的数据竟然能够影响现实中的身体,于是,玩家们疯狂了......
淮阴小侯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志直面日军的飞机、重炮与坦克。淞沪战场,罗店的焦土见证他们的浴血坚守,阵地反复易手,每一寸土地都浸透鲜血;南京城外,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城墙,抵御日寇的疯狂进攻,哪怕伤亡惨重也绝不退缩。在这抗日风云中,
孙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