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任何皇帝遇到这样的臣子,只有高兴的,特别是现在内帑空乏。
有史以来从未有的战功,怎样夸功封赏都不为过。
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边军死伤甚众,甚至连赵云都被人废了功夫。
朝堂之上,赵温吵吵得最为厉害,可惜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人应和他。
赵家本身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家族,突然之间一跃而起,战功赫赫,就是目前大汉除了刘家的第一家族也不为过。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他们都知道赵孟侯爷带着士卒把鲜卑人给干趴下了。
这一次,连刘宏都十分惶恐,想不到世家的能量这么大,如此胜利,竟然在民间只有只言片语,偶尔燕赵风味传出来的消息,还被不少人嗤之以鼻。
他这段时间以来压力相当大,此刻给何皇后说出来,感觉心里舒服多了。
“小童,你当明白朕为何不给赵家大肆封赏了吧。”刘宏叹了口气:“就第一次的大捷,这些人推波助澜,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家族也能趁机捞一把。”
“他们就是这样做的,根本就不需要朕的补给,公推袁家子领兵,结果却让他们很失望,自然就不会替赵家宣扬了。”
“要是朕一意孤行,估计今后有命令,根本就出不了雒阳城。”
灵帝十分感慨,以前暗中帮助宦官集团对抗世家,觉得那些人好像就是待宰的鸡鸭,战斗力不值一提。
原来,那是没有涉及到世家的利益,反正每个家族里又不止一个代言人,死了一个,另一个补上就是。
顶级世家就这么多,连弘农杨家都在隐隐和汝南袁家联合,压制赵家的崛起,不允许另一个文武双全的家族冒出头,他这个皇帝也只好屈服。
“皇上,赵家麒麟儿不是也参加了战斗么?”何皇后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他的名字全然没在诏书里出现?”
“自始至终,赵子龙就没有在赵孟的部队序列里出现。”刘宏苦笑道:“何况袁家女嫁的是赵风赵子玉,他们也不想赵云出彩。”
不久,诏书的内容大家都知道了。
护鲜卑校尉赵孟,封真定候,征东将军。
校尉府长史戏志才,为少府丞。
麾下校尉黄忠,战功卓著,封扬威将军,实领凉州刺史。
麾下校尉关羽,平定乐浪叛乱,封奋勇校尉,领乐浪郡尉。
麾下校尉张飞,在对鲜卑、高句丽的战争中处处争先,封果敢校尉,领北地郡尉。
麾下校尉太史慈,封智勇校尉,领云中郡尉。
以下各有封赏,校尉成堆,徐庶都捞到一个桑干县令。
青州刺史赵风,为父分忧,仍旧是青州刺史,领泰山太守。
赵巴竟然成了定襄太守。
可以看得出,皇帝用心良苦,准备把这一批人用来抵御胡人。
让人有些看不明白的是袁绍的征北将军和卢植的镇北将军,究竟是谁统属谁。
丁原统领并州兵马,加封五原太守。
诏书一出,天下愕然,谁都清楚赵子龙在其父的军营里,竟然没有只言片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