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最新章节!
天佑二年七月,高平战场的作战双方正在努力调整着兵力配属、拼命囤积着作战物资,几十万大军的决战并没有立刻爆发,反而是北面非主力战场的襄垣地区拉开了大决战的序幕。
占据着上党盆地最北端武乡的三王联军,在观望了近两个月后,终于忍耐不住,举兵南下,他们的目标是燕军遮蔽潞州北面屏藩的襄垣。
实际上武乡已经不在上党盆地之内,它地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河流交错。从武乡向北,穿过太行、太岳两山交错的谷地,即可直通晋阳,是扼守上党至晋阳的咽喉要道。
自四月开始,郑王李嗣昭、晋王周德威和韩王李嗣源会兵攻打晋阳,直到将李存勖残部逐至上党,用时不过一个月,几乎已经算是取得了河东的统治权,整个河东只剩泽州的一半、潞州大部分地区还在燕军控制之下。
李嗣昭已经在晋州立国,周德威也在晋阳称王,只剩下李嗣源空挂着韩王的衔头,却没有自己的地盘。拿到了地盘的李嗣昭和周德威是不太情愿继续攻打潞州的,他们希望在武乡坐观燕军和诸侯联军的战事进展,只要诸侯联军在高平战场取得胜利,不用河东军卒出力,自然可以趁势南下,收复泽潞二州。
李嗣昭和周德威不急,但李嗣源却很着急,他也知道两位好友提出的坐视之策很有道理,但自己却无论如何都坐视不下去。李嗣源最大的担忧不在燕军,反而是诸侯联军。虽说东都会盟时就已经谈妥,泽潞二州是李嗣源的地盘,他将在这里建立韩国,但什么事情都怕万一,万一诸侯联军作战顺利,拿下了泽潞二州之后赖着不走怎么办?李嗣源明白,没有吃到嘴里的东西,就永远不是自己的,因此,他一直心急火燎的惦记着。
另外,李嗣源还担心,坐视高平大战虽然可以保全实力,但一点功劳也没有的话,到时候梁王看不过眼,以此为借口削减自己的封地,自己到哪里说理去?别看此刻李嗣昭和周德威信誓旦旦,说是要“三王共进退”,但真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拿到地盘的两人真的愿意为自己拼命么?
因此,李嗣源在武乡越待越心焦,等到七月份的时候,再也忍受不住了,又是套交情,又是以各种借口相威胁,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了李嗣昭和周德威,让他们支持自己出兵的计划。
李嗣源向李嗣昭和周德威所说的计划,只是出兵襄垣的方案,也就是说,目标是襄垣。李嗣源说,他打算出兵试一试,如果燕军在襄垣的守卫力量并不雄厚的话,可以试着攻打襄垣,争取拿下这座潞州北面的屏藩。他认为诸侯联军主力压在高平一线,燕军不可能在北面的潞州战场保有重兵,至于潞州以北的襄垣,兵力应当更少才对。
如果能够拿下襄垣,就可以直接威胁到潞州,将来诸侯联军一旦在高平战场获胜,三王联军就可以迅速攻下潞州,将潞州置于己方控制之下,既能拿到战功,又有资格和诸侯联军谈条件。
经过思考,李嗣昭和周德威认为计划可行,愿意出兵试一试。毕竟三王都是河东军出身,自成一体,当此梁王独大之际,三王必须抱团才能具备自保的实力。
当下,李嗣昭和周德威各自拨出三千军士,归入李嗣源帐下节制,以李嗣源的“韩军”为主力,从武乡出发,南攻襄垣。
但一出武乡,李嗣源就迫不及待的露出了他的本意。作为没有地盘的“韩王”,李嗣源想要出兵南下,是必须得到李嗣昭和周德威支持的,因为现在三王联军的粮秣全部都是李嗣昭和周德威供应。李嗣源知道两个“好友”不同意现在就与燕军爆发大规模战斗,所以只是说要试着攻一攻襄垣,只要获得二人的首肯,得到大军出动的粮秣,李嗣源就心满意足了,其实他的目的很明确,不仅要拿下襄垣,还要攻打潞州。
至于得到李嗣昭和周德威共计六千兵力的支持,完全属于额外的甜头,这让李嗣源能够控制的兵马达到了两万人,他对拿下襄垣和潞州更添信心。
李嗣源本来是河东藩汉马步军总管,镇守潞州,潞州就是他的地盘,对于这片土地的山川走向非常清楚。从武乡向南,穿越武山进入上党盆地,这是抵达襄垣的主要通道,但并非唯一通道。
李嗣源分出六千步卒,委任横冲都牙将安重诲为主将,沿乡水向东,走黄崖洞小道,然后转入浊漳水河谷,沿浊漳水河谷南下,从黎城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