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天宗

第35章 我意即琴意,我心即琴心!

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断愁看着她赞许道:“琴为手中剑,心中曲!说的好!... --

最快更新万古天宗最新章节!

说的好!果然不愧是拥有七窍玲珑心之人。小丫头,你从未学过琴,却对于琴道拥有自己的深厚见解,为师果然没有看错,你是一位天生的琴师!”

在前世的神州大地上,断愁也曾醉心于琴道,由于为人孤僻,不喜欢交朋友,也没有亲邻走动,再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一琴曲,断愁从此喜欢上了古琴,于是就学习了琴艺,以此缓解心中的苦闷忧愁,说好听点就是陶冶情操。

记得在学习琴艺的过程中,他看到过一篇琴的记载,令他记忆深刻,以至于现在还无法忘怀。

言:古琴,目睹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反映了华夏传人的安详寂静、洒脱自在的思想内含。古德先贤的理想,往往通过琴来表达。伏羲、神农、黄帝、虞舜等造琴的传说,在琴界流传很广,而孔子、庄子等大家也都是琴学大家。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在古琴文化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时代,其中主要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农家等九大家,闻名于世。

虽然九家学说各有差异,但这九大家的思想,却一直共存于华夏人的头脑中,成为华夏文明的一大特点,也是因为华夏人深知各种思想的共通之处:自心洒脱,世道安详。此内心之声的表达,正是琴的长处。

诸家思想虽说各不相同,但都同样对琴有着特殊的好感。琴融汇百家神髓,尽展人心深处的恬静安详潇洒自在之声。所以,人们才说,琴是华夏文明的卓越代表,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在儒、释、道三教文化中,是以华夏文明为主体。因此琴文化也是三教皆崇的文化。

乐,是儒学必修的重要内容,而琴更是儒者的最爱。而道者更是喜爱琴那清静洒脱的韵味。就连佛教僧人,也同样喜欢自琴中领悟空灵大智。

自古以来,文人往往皆尊三教,对琴的喜爱当然不在话下。他们往往借琴以完美自我的人格,修养身心,体悟大道。

琴与剑,成为了文人的不可缺少的基本配备。因此又有了剑胆琴心这一说辞,用以赞誉能文能武,拥有豪情壮志的才子。

......................

听到断愁毫不吝啬的夸奖,林小媛罕见的害羞了起来,粉脸一红,不好意思的道:“师父,你过奖了。弟子只是按自己对琴的理解,胡乱瞎说的,哪有什么道理可言。您这么夸我,我都不好意思了。”

闻听此言,断愁不禁莞尔一笑。伸手给了林小媛一个暴栗,笑骂道:“你这小丫头,平时训你,罚你,一脸不乐意,嘟嘟囔囔说个没完。今日为师好不容易,找机会夸你两句,你还不好意思了。”

捂着头,小丫头顿时跳了起来,一脸委屈的看着断愁道:“师父!你怎么老是这个样子!好端端的又敲我头,刚才还夸我呢!以后要是收了新弟子入门,被其他人看见了,肯定会笑坏我,到时候我这亲传大师姐的脸往哪搁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偷香高手后传
偷香高手后传
关于偷香高手后传:在六如和尚的金庸世界中,击败明尊后,作为主角的宋青书已经达到了巅峰,后面便是他平定乱世、翻云覆雨的个人舞台
无辰少年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关于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乖徒儿,你上山多久了。嗯,师父,算上今天刚好十五天。十五天,好漫长啊,这样子,你已经学成并无敌了,下山去吧……老东西,你唬我……
花车巡游
骤变风云情
骤变风云情
关于骤变风云情:本书描写一个现代美女,穿越时空六百年前的明朝时代,去结下今生情缘的爱情武侠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贺雨柔以她绝色天姿貌美的娇容,赢得天下少年的爱慕。却不料在一场复仇的博斗时,竟会一见钟情,倾心爱慕于仇家江湖怪人杜经淋的大弟子鲍明。骤变的爱情,便产生了人世间情爱中错踪复杂的喜、怒、哀、乐、愁与悲……仅非如此,千里寻郎红颜震江湖,负心汉竟遁入空门中做了和尚,武林人士聚斗大比武等一系列惊心动
三水飞
综武:我是菜鸡但我叔叔猛啊
综武:我是菜鸡但我叔叔猛啊
关于综武:我是菜鸡但我叔叔猛啊:(不修仙+不玄幻+无系统+不无敌+不圣母+不种马?……那你们看个锤子?不是单女主,但是肯定不会集邮。)这个世界很乱,朝堂上诸葛铁胆两个神侯在掐架;东厂曹督主和西厂汪厂公在互骂;武当和少林在江湖上暗中较劲;雪月城与白云城割据一方;青龙会和百晓堂背地里拱火。重生于此,在综武世界没练武天赋没金手指,那就只能靠身份和后台了。开门,官府送温暖!
别说话了
江湖九万里
江湖九万里
关于江湖九万里:一场宫廷变故,惊起江湖风云。林去忧原欲独行天下,未料命运引他踏入波涛汹涌的北州十二城。见过江湖百态,尝尽世间离愁,他逐步揭开父皇暴毙的谜团,孤身闯敌国,最终成就一段帝王传奇。一路走来,初心未改,心中依旧是那片未曾忘却的江湖。
卿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