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皇朝

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装船

最快更新大顺皇朝最新章节!

沈括一边吃,一边吐字不清地说道:“这……真的……是竹篓?”

唐勋也模糊地说道:“什么竹篓?”

沈括咽下去满口食物后,才说道:“我说的是猪肉,猪肉!”

陆承启笑道:“监察司从女真那边得到秘方,把公猪骟了,肉质便鲜美许多了,不输牛肉。”

三人恍然大悟,原来小皇帝早有预谋!想到刚刚出的丑,三人脸上就有些发烧。有时候一个人的观念,真不是一下子调转过来的。猪肉不好吃,在此刻世人的观念已然根深蒂固,想要调转这样的观念,还是要一段时间才行。

君臣四人,吃着说着,直到午饭时间,把那些前来用餐的工匠学徒惊得满地是牙:“皇上也来吃食堂?”

工匠们面面相觑后,异口同声地说道:“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陆承启起身,示意众人不必多礼,说道:“大家自便,朕就不客气了!”

然后低声说道:“快些吃,莫要在这里被万众瞩目了。”

这三人体会不到陆承启的感受,但君命难违,只能加快了吃饭速度。然后三人迅速出了食堂,然后让学徒去马厩牵来三匹马,骑上便往沣河疾驰而去。这可苦了高镐和那群御前侍卫,还要到处找马。而火炮,沈括早已在吃午饭期间,命人送去了沣河。以军器监的效率,早已办妥。

四骑疾如风,一路狂奔到了沣河边上的船坞。这船坞乃是皇庄收购下来的资产,专门为了实验船只而购买的。当然,这船坞也造其他船只,为了盈利嘛!

陆承启是第一次见到新式战船的真正面貌,这种风帆战舰,十分像明朝的宝船。只是大小有些差别而已,没办法,为了节省木料,适应江河湖海的战况,大小当然要控制一下。

陆承启怔怔地看着这庞大的船只,仿佛回到了重生前的珠江出海口,也是如此多的船只,挤在狭小的港口。

<></>    “陛下,子母炮已然装船。”沈括低声在陆承启耳边说道。

“哦,朕……”陆承启回过神来,就甩出这么一句。沈括不好阻挠,只是说道:“陛下,这子母炮的性能,臣等尚未完全掌握,若是出了些差池,臣便是千古罪人了啊!”

陆承启倒是很有信心,说道:“怕什么,以大顺的铸铁技术,你们还不放心?就算不放心这个,你们该相信自己的设计吧?”

见到小皇帝如此坚决,三人面面相觑,只好硬着头皮跟着陆承启上了新式战船。就在这时,沣河上的风云突变,乌云密布了起来。唐勋说道:“看来是要下雨了……”

陆承启笑道:“春雨贵如油,你们该高兴才是。再说了,子母炮是在船里面发射,雨水淋不到,怕什么?”

苏颂沉声说道:“陛下或许不知,这火药最怕潮湿、水浸。便是洪祥式步枪,在雨天中也是只有四成击火率。若是陛下要以火器攻伐天下,则必须注意天时。若是雨雪天气,恐怕战事遇挫啊!”

陆承启点了点头,... --

最快更新大顺皇朝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
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
关于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一朝穿越,成了位高权重的镇南王府纨绔世子?这赶上好呀!勾栏听曲立刻安排!但是!为什么一醒来就要面对君要臣死的必死局面?萧纪安:不慌不慌,看我如何扭转死局!
一只蜂鸟
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
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
关于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许灵均穿越大乾乱世,开局官府发老婆,嫂子跪求拉帮套!本以为是个男人的梦中世界。可婚后三年不生子,男性就会被处以极刑!好在许灵均心系集帅们,开局制作肾宝,扶大厦于将倾!可看着自己帐下的文臣武将越来越多,妻子也越发如花似玉时,许灵均摊牌了。谁把黄袍披我身上了?朕即天下!
寻圆环游记
请摄政王赴死
请摄政王赴死
关于请摄政王赴死:楚玉渊穿越成大雍帝国皇帝的废物四皇弟,阴差阳错又成了摄政王。内祛帝国疾忧,稳帝国庙堂。外平南疆、镇北原、定西胡,八荒宇内,四海来朝。摄政王楚玉渊已拥雄兵百万,身边谋士如云,权倾朝野。一怒而天下惧,安居则天下息。元和十年,幼帝加冠典礼上,文武百官跪请摄政王赴死。
藏花主人
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
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
关于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平行时空,重生的李钿却成了鬼子中将栗田健男。激活国运平衡系统的李钿,连丢十颗中子弹,抢夺了联合舰队主力。依托系统,李钿补齐联合舰队的防空短板;坐拥油田,李钿解决联合舰队的油荒之困;指挥着神风、樱花、回天等一票碳基制导武器,硬刚鹰酱的灭国舰队……天蝗:栗田是忠臣,他的独子都去操纵回天鱼雷,当为尔等楷模;尼米兹:栗田是魔鬼,他完全不在乎东瀛士兵的生命;米内光政:栗田君
星河村草
天青之道法自然
天青之道法自然
关于天青之道法自然:这本书一部根据为框架的玄学小说。根据历史去写玄学的小说目前很少,这次算是一个尝试吧。融合了一些我们古代的科技,算学、中医药、、以及道术的东西。相互融合一下,看看效果怎么样。行文说起来到是一个惭愧,半文半白,读来也是诘屈聱牙。对现在网络的读者来说不是很友好。以后多多改进吧。
少出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