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修仙高手

363.第363章 嫁或不嫁

最快更新极品修仙高手最新章节!

画完最好一道眼线,涂上最后一抹唇膏,阿奴看着铜镜里明眸皓齿,光彩照人的脸蛋,红唇露出苦涩的笑容。谁能想到,到了明天,红粉变成尸体,美女变成枯骨,又会是怎么样一番光景?

她从精致的盒柜里拿出一个玉瓶,里面装着一个颗五彩斑斓的丹药,双眸中流落不舍、眷恋的眼神。随即表情变的坚定起来,毫不犹豫把药丸塞进嘴里。

然后站了起来,仔仔细细打量,并且抚摸房间里的每个角落,每件装饰品。

也许过了今天晚上,再也看不到了。

脖子感觉像被蚊子叮过,脑袋传来一阵天旋地转,阿奴晕迷倒在地上。

门被人推开了,郑峥缓缓踏步进来。

早在之前,他就发现阿奴被胁迫,特别是听到婆婆已经答应婚事,明天就要来接人时,她的眼里已经充满决然,以死明志的光芒。

果不其然,自己神念扫视过来,便发现她手中的药丸剧毒无比,寻常人吞下去,不用两分钟,必然血溅五步,所以郑峥才适时救下来。

他对阿奴感观不错,美丽、善良、贞烈、敢爱敢恨,这样的女孩就这样死去,实在有点可惜。郑峥从她嘴里挖出毒药,然后喂她吃下颗解毒丸,把她抱到床上躺好,这才轻飘飘回到自己房间。

这个梁子,自己打算接了。

下半夜,安安静静过去了。第二天一早,晨曦就已划破穹苍,照在山林云雾之上,露珠还闪着晶莹剔透的光芒。清脆、甜美的山歌已经在山岭里回响。

银铃寨地方虽然算不小,但居住也就七八十人。起码有三份之二是老妇,剩下的有二十来位苗家少女,没有一个男性,没一个小孩,显的阴盛阳衰。

远方蜿蜒的羊肠小路中,传来喜庆的敲锣打鼓声音,没多久,便见到几个壮汉头扎红巾,手拿乐器,鼓着腮膀,吹的十分卖力。

又有两人抬着大红花轿,在山路间一摇一晃。

没多久,这只乐队便到银铃寨门口,引的里面苗女指指点点。

带队的是个年青人,相貌算是英俊,长的人高马大,但他嘴唇很薄,显的是个刻薄之人;眼睛不大,眼线却很深,眼角拉的很长,一看就知道是个工于心计之人。他穿着一身大红袍,脸上时不时露出得意笑容。

这个年青人,肯定就是东闾辉了。

在他边上,有一位鸡皮枯瘦的老太婆。全身藏青服饰,头上缠着同样颜色的纱巾,手中拿着一把龙头拐杖,背有些驼,眼神虽然腊黄浑浊,但给人阴厉感觉。

郑峥第一时间感觉到她异样,这是个炼气六层的修士。真元十分凝固,气息也十分阴柔,显然在这个阶层已经徘徊一段时间了。

这个老太婆,应该就是阿奴口中的婆婆吧?

这迎亲小队来了后,早已有苗女开启寨门,出来迎接老太婆一行人。

婆婆阴森眼神扫视后,便开口道:“阿奴呢?”

“还在房间里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颗冰冻果实,校花追我上大专!
一颗冰冻果实,校花追我上大专!
关于一颗冰冻果实,校花追我上大专!:穿越平行世界的宁毅本想躺平,却意外获得了传授回馈系统!送出去一颗恶魔果实,将获得该能力者十倍修行返还!教一人体术和霸气,就会获得一人十倍的修为返还;教一百人体术和霸气,就会获得一百人十倍修为返还;教一千人体术和霸气…………在宁毅获得第一颗恶魔果实的时候。他将这颗恶魔果实强行喂给了和自己青梅竹马的校花温雅!没想到校花温雅在拥有SSS级天赋异能后,竟然为了自己放弃前
酸黄瓜切片
抗战之兵王突击
抗战之兵王突击
关于抗战之兵王突击:华夏最神秘的猎狼特种部队指挥官齐大兵,在一次秘密行动中带着三名属下穿越到了抗日战场。????但他所见的抗日战场,将与以往有着绝大的不同,因为就在9.18事变的当天,日军竟然展开了全面侵华战争,欲要一口吞下我泱泱中华!……
无聊的羊
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
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
关于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民惟邦本,本固方邦宁,北镇抚司指挥使陆明远,意外来到2003年的北方小城,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没有了飞鱼服,绣春刀,这一世他要走一条正义的仕途。现在是文明社会,我不会使用十大酷刑,不过,我依然会让你感受到死而复生的感觉,那种滋味很奇妙,所以,你还是从了吧,说错了,你还是招了吧。从此,北方官场出现一位让人闻风丧胆,不按套路出牌的清官。
张寳
开局千古一帝,华夏神学震撼全球
开局千古一帝,华夏神学震撼全球
关于开局千古一帝,华夏神学震撼全球:(评分刚出,会慢慢涨。)一场迷雾席卷全球,冰霜巨龙盘旋天空,天道打造国战擂台。此时,大夏已经连输七场!危在旦夕之时,秦墨羽走上觉醒台,先天神性满级!作为穿越者,他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各种神秘生物。幸好,人类可以抽取魂卡举行请神仪式。然而,因为这个世界的大夏神系缺失,所以秦墨羽祈求的神明无人能懂。全球高考,秦墨羽沦为全校师生,乃至全球人类的笑柄!当西方魂卡师卑微地祈求
一朵芒果云
入狱八年,财色兼收,战力无双
入狱八年,财色兼收,战力无双
关于入狱八年,财色兼收,战力无双:你犯案,我背锅?夏洛被女神一家陷害,入狱八年,携带无数秘密,重返入狱前,睁眼便是女神的哥哥,捡尸醉酒女那晚……
语页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