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第47章 袁崇焕评传(6)

袁崇焕也不是一味的蛮干,有时也有他机伶的一面。他对魏忠贤派去监视他的两名特务太监敷衍得很好。当年冬天,他带同赵率教以及两名特务太监刘应坤、纪用,兴办防御工事及屯田,渐渐又再收复了高第所放弃的土地。

他在奏章中将这两名太监的功劳吹嘘了一番,所以魏忠贤和刘应坤、纪用三人都得到了封赏。刘、纪二人似乎也不是坏太监,并没有对袁崇焕掣肘阻挠,后来宁锦大战,刘应坤在宁远城上督战,纪用在锦州城上督战,都勇敢得很。大... --

最快更新碧血剑(下卷)(新修版)最新章节!

很。大概二人为袁崇焕的忠勇所感召,也变得忠勇起来。可见也不是所有的太监都是坏人,主要还在领导者如何领导。

[1]《明史·满桂传》:“桂椎鲁甚,然忠勇绝伦,不好声色,与士卒同甘苦。”《明史·赵率教传》:“率教为将廉勇,待士有恩,勤身奉公,劳而不懈,与满桂并称良将。二人既殁,益无能办东事者。”

[2]袁崇焕奏章中说满桂“意气骄矜,谩骂僚属,恐坏封疆大计,乞移之别镇,以关外事权归率教。”

[3]《明史·袁崇焕传》引述他的奏章:“陛下以关内外分责二臣。用辽人守辽土,且守且战,且筑且屯。屯种所入,可渐减海运。大要坚壁清野以为体,乘间击瑕以为用。战虽不足,守则有余。守既有余,战无不足。顾勇猛图敌,敌必雠,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着,罪不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自古已然,惟圣明与廷臣始终之。”

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接位。

皇太极的智谋武略,实是中国历代帝皇中不可多见的人物,才干见识不在刘邦、刘秀、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朱元璋之下。中国史家大概因他是满清皇帝,由于种族偏见,向来没有给他以应得的极高评价。其实以他的知人善任、豁达大度、明断果决、多谋善战,除刘秀、唐太宗、成吉思汗外,中国历朝帝皇没几个能及得上。[1]

努尔哈赤是罕有的军事天才,这个老将终于死了,继承人是一个同样厉害的人物。

皇太极的军事天才虽不及父亲,政治才能却犹有过之。袁崇焕所受到的压力一点也没有减轻。

皇太极接位之时,满洲正遭逢极大的困难。努尔哈赤新死,满洲内部人心动荡。努尔哈赤遗命是四大贝勒同时执政,行的是集体领导制,皇太极的权位很不巩固。在经济上,因为与明朝开战,人参、貂皮等特产失去了传统市场。满洲当时在经济上是奴隶制,掳掠了大批汉人来农耕,生产力相当低。但军队大加扩充,这时已达十五万人,军需补给发生很大问题,偏偏又遇上严重天灾,辽东发生饥荒。[2]如向中国侵略,却又打不破袁崇焕这一关。

在这时候,皇太极定下了正确的战略:侵略朝鲜。

朝鲜物产丰富而兵力薄弱,正是理想的掠夺对象。在外交上,朝鲜采取的是“事大(对明)交邻(对日本、满洲)”政策。明清交战时,朝鲜出兵助明,又供给明军皮岛总兵官毛文龙的粮食,成为满清后方的一个牵制。皇太极进攻朝鲜,可以解决经济上、战略上的双重困难,同时在必定可以得到的军事胜利之中树立威望,巩固权位。

中国方面的困难也相当不小。

训练一支既能守、又能战、再能进一步收复失地的精锐野战军,需要相当时间。

袁崇焕任宁前道佥事时,山海关外四城,纵深约二百里,广约四十里,屯兵六万余人,粮饷全靠关内支给。后来在孙承宗、袁崇焕主持下,恢复锦州、中屯、大凌河诸城,国防前线向北推展,屯田数千顷,兵士足食。高第代孙承宗为经略,尽弃锦州诸城,宁远没有了外卫,也没有了粮源。靠朝廷接济是很靠不住的,朝廷对于拖欠粮饷向来兴趣浓厚。袁崇焕做辽东巡抚,首要目标是修复锦州、大凌河等城堡的守备,然后屯田耕种。但筑城工程费时甚久,又不能受到敌人干挠,在和满清处于战争状态之时无法进行。

所以明清双方,都期望有一段休战时期,以便进行自己的计划。明方是练兵、筑城、屯田;清方是进攻朝鲜,巩固统治。在这样的局势下,具备了议和的条件。

明方的议和是攻势的,最后目标是消灭满清,收复全部辽东失地。清方的议和主要是守势,目的在巩固已得的土地,要明方承认双方的现有疆界,双方和平共处,进行贸易,皇太极则可巩固权位。努尔哈赤去世时,满清大权交由四大贝勒共掌,四大贝勒的权力相同,那是二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侄儿兼养子阿敏,皇太极因得代善支持而继位为满清大汗。

因为明清双方的国力实在太过悬殊。中国那时的人口,官方的纪录是六千多万,实际上远不止此数,当时男丁要被政府征去义务劳动,不参加的要缴钱代替,所以百姓尽可能的瞒报人口。外国学者们的估计相互差距很大,最高的估计认为那时中国人口是一亿五千万人。我相信当不会少于一亿人。[3]女真人大概不到五十万人。[4]人口的对比是二百比一甚至三百比一。满清所占的土地,只是今日吉林、辽宁、黑龙江的一部份,与中国相比也相差极远。中国火器犀利,葡萄牙大炮尤其非清兵所能抵挡。

清方的长处,主要只是“明朝本身的腐败”,以及清军战斗力强劲和统帅部高明的军事才能。只要袁崇焕镇守宁远,清方的长处就受到了限制。持久的缠斗下去,满清势必难以支持。

袁崇焕宁远大捷,在军事上并无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并没有摧毁清军的主力,甚至没有削弱清军的战斗力。然而在政治上,对士气与民心却有非常巨大的振奋作用,这使中国军民知道清军也不是不会打败仗的。经此一役之后,本来投降了满清的许多汉人官吏和士卒又逃回来了。宁远城头的大炮,轰碎了“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5]清方从来没有期望真能征服中国。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祖宗,长期来做明朝所封的边疆小官。努尔哈赤幼时住在明朝大将李成梁家里,类似童仆奴隶。所以他们对于明朝有先天性的敬畏,自卑感很深。宁远之战,使他们下意识中隐伏着的自卑感又开始抬头。

明朝是自己覆灭的,并非给满清所打垮。

满清与明军交战,始终强调“七大恨”,满清认为明朝有七件大事欺侮女真人,逼得他们忍无可忍,才起兵反抗。[6]满清一直没有自居能与明朝处于平等地位。“七大恨”的基本思想,是抱怨明朝作为最高统治者,却在努尔哈赤与敌对部族发生争执时袒护对方,没有公平处理,那是下级对上级的申诉。例如第五大恨的“老女事件”,叶赫部的一个王公本来答应把他十四岁的妹妹送给努尔哈赤为妾,但廿二年后,这个三十六岁的“老女”改嫁给蒙古王子,努尔哈赤认定是出于明朝的授意,身为上级而不秉公断事。

差不多在每个战役之后,清方总是建议谈和。因为他们对于目前的成就早就喜出望外,本来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只求明方正式承认他们所占的土地,让他们能永久保有,就已心满意足了。但明朝从来置之不理,认为对方根本没有谈和的资格。明朝的态度是这样:“你们是朝廷的部属,只能服从命令,怎么能要求谈判和平?”这种死要面子的不现实态度,使得明朝始终没有能争取到一段喘息的时间来整顿军备、巩固防御。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末世我小心翼翼,现代我重拳出击
末世我小心翼翼,现代我重拳出击
关于末世我小心翼翼,现代我重拳出击:++陆滕获得了可以穿梭到一个各种可怕怪物横行,人类节节败退的末日世界的能力,但却发现这个世界的时间线是现实的两百年之后。但他敢发誓,他一开始真的没有什么拯救世界的宏图伟愿,只想享受当下做个倒爷好好发财,然后狠狠打抛弃自己的前女友的脸而已。直到他在现代意外救下了一个还没变成末日中可怕魔女的可怜少女。连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各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等等,计划有变!救世计划启
煎饼高手
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
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
关于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重生+商战+赚钱+布局+年代文+快节奏+脑洞大重生1977!这一世,他的家父成了世界船王,脑海还有庞大未来的信息资料。雷霆一击,勇夺九龙仓。兵不刃血,收购和记黄埔。后发制人,强夺会德丰。。。。没有四大家族,没有四大洋行。香江只有包家的城和港。立足香江,俯瞰全球。美女,科技,人才尽在囊中。多年以后,回头看去,已成打造了这个属于他的世界首席财阀。
陈五郎
渣男?不,是她们太主动,我躺平
渣男?不,是她们太主动,我躺平
关于渣男?不,是她们太主动,我躺平:****世界就是个彪子,只向有钱人搔首弄姿。作为牛马人打工人的苏铭,突然获得系统。……看着系统显示的目标人物,苏铭表示,这一世他只想肆意挥洒人生……****我一个神豪,享受一下怎么了!你们竟然还想让我深情!——苏铭
我不叫周煜文
群星闪耀之际
群星闪耀之际
关于群星闪耀之际:不管什么年代,星星似乎始终都悬挂在高空之上,带着无尽的未来展望和期望,始终照耀着世界,更注视着世界。复苏历227年,一个很是神奇的时间段,一切的故事都从这里开始,一切的悲哀却也从这里开始。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悲哀,又何必担心那些所谓,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就行了。名为苏叶的青年如是说道,随后眼中的星空一闪而过。眺望着的却不止远方的星空,更有遥远的天际之后。(单女主+略微有点慢热)
端阳居士
校园绝品医王
校园绝品医王
关于校园绝品医王:(都市校园,神医)穷小子冷凡,奶奶将他抚养长大,与妹妹相依为命,遭女友爱慕虚荣嘲讽,没想到偶然意外获得邪医传承,从此一身医术,悬壶济世,为寻父母踩着敌人走向强者巅峰…(定时更新,不看后悔!)
子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