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微艰

第四十二章:媚骨台比试(二)

最快更新仙道微艰最新章节!

天色暗淡下来了,少卿想差不多该结束了,然而她等了许久,裁判也没有丝毫喊停的意思,她心想大家都是修士,一夜未眠也不会累,少卿继续耐着性子观看下去。

并不是每场比试都精彩,其中也身手不怎样却企图混过去的。

少卿眼前又是一位,只见另两位弟子相互斗着,第三人却是悠哉闲哉看着他们二人相互斗着。

当他看到高潮之时,抚掌大笑道:“加油!继续!谁赢了魔石加倍!”

在擂台上比试中,他大咧咧拿出一把普通的椅子,翘着个二郎腿,衣袍被他松松垮垮穿着,玩世不恭的模样简直就是个二世祖。

正在比斗的二人听闻,眼里均是一亮,随后眼中戾气一现,下手越发狠辣,招招直往要害。

这便是魔道,在残酷危险的修仙界中,魔道往往更不在乎杀人夺命,媚骨台的比试,她若是留手,是否会被对方直接取下性命呢?

少卿听见底下的人心有不服,可也只是小声细语,完全没有之前大喊大叫。

他就这么明目张胆暴露出自己花魔石买方便,裁判没有说什么,下面的弟子也不敢大声指责他,这倒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少卿又思索了会,这时下面却有位弟子大声叫道:“他作弊!他用魔石买通!这算什么!”

三号擂台附近因为上面的那位修二代的原因,比起其它擂台下附近安静多,此处少有弟子大喊,这一声不甘的大喊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下,倒是显的突出。

然而却没有人去看他,少卿心有奇怪,这时,那位修二代却面转向他,也许是因为擂台有些高的缘故,他看向底下众人竟然显得有些高高在上的意味。

“啧,难道你没听裁判所说的比试规则?”

“哈!真是个蠢的!”

他目若朗星,环视底下一干众人,随后他继续津津有味看着台上两名弟子的对战。

被他呛声的那名弟子,还想讽刺他什么的,却被同伴捂住了嘴巴,周围的弟子没有心思去注意他,都在观看比试。

少卿感觉后面的五十人中可能会有他,不免对他多关注了一下,突然少卿的肩膀被拍了一下。

她转回头一瞧,是明悦儿,不知什么时候起她站在自己右边了,而少卿左边是雁青。

这时雁青又对她传音道:“此人名鬼有云,墓沙城鬼族一脉,同你一般是宗主这边的人。”

鬼族?少卿被雁青传来的信息一愣,加上明悦儿同时这么一拍,她不知是先问雁青那个鬼族的意思,还是先同明悦儿打招呼。

然而少卿一面对明悦儿微笑,同时又传音回问雁青,她疑惑道:“鬼族是魔族吧?是魔族的一个姓?”

由于少卿是面向明悦儿微笑,她没有看见当雁青听闻她的疑问时眼里有过的一丝异样。

擂台之上又换了一轮比试,明悦儿也加入少卿与雁青之间的对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关于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没有系统,也不是爽文,不是什么什么博士穿越,纯爱,单女主。有宅男们的美好幻想。不当牛头人。我知道,像我们这内,只有慢慢读才会渐渐读懂,收视率肯定没有那些题材高,但我想在番番里面试一下。写一本好书,让我们的生活慢下来,写点与众不同的。
周末在家吃火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关于阿姐,我中举了!: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
螳螂爱跳舞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关于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沈初穿越到了大周。前身出身这黑水沟的普通农户,自幼便是个病秧子。既然老天爷让他穿越到此,前世身为特种兵的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庸碌一生。于是他打算从军入伍,步步高升。按大周律法,凡入兵户者,不但有良田赏赐,更会适配女子做妻。沈初看向了自己的系统…………没办法,总不能守着系统不用吧?于是乎,沈初就走上了这么一条娶妻变强的道路。
如有神笔
号外
号外
关于号外: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创办了大约700种报刊。我们从1939年在鲁西根据地创刊开始,讲述少年刘子魁追随八路军办报小分队,穿梭于战地烽火、壕堑硝烟中,以笔代枪,一路战斗,一路前进的故事。
千里握兵符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关于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纪末年,天下动荡。旱灾,饥荒,匪患,瘟疫,战乱,各种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前世作为蓝星精英雇佣兵的虾仁,死后来到了这片乱世,魂穿到一个同名之人的身上。此刻正逢旱灾和饥荒,为了生存下去,他带领家人,和北方的三千万流民一样向南方逃荒。长途漫漫,艰难曲折。最为可怕的,是人心之险恶。所幸虾仁拥有每日签到系统,能提升实力保全家人。只要签到成功,每天都能得到系统发放的一份物资
小佛爷要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