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知道,这一战,李世民将彻底奠定千古一帝的称号,大唐也会成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即便是千年后,华人聚集的地方也会以“唐人街”命名!
走出皇宫的那一刻云烨欲哭无泪:“师兄,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啊。”
秦浩只能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同情。
“行了,别愁眉苦脸的了,总归在程咬金和牛进达手底下,不会让你有太大危险的。”
当晚,云府一片愁云惨雾,云烨的几个妹妹抱着他不肯松手,生怕一觉醒来云烨就不见了,云老夫人不时偷偷抹着眼泪。
李世民并没有让秦浩参与到这场征伐突厥的战争中,毕竟刀剑无眼,秦浩这一门总共就他跟云烨两个人,万一有个好歹,对李世民来说绝对是个巨大损失。
贞观三年十一月,大唐这辆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行起来,冬季的第一场大雪悄然降临,各路军营却忙得热火朝天,对于战争,关中子弟有一种近乎迷恋的狂热,这也跟大唐的军功制度有关,对于许多平民老百姓来说,战场上杀敌斩获军功或许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
云烨去了左武卫报道,书院这边,秦浩自然就要帮他代课。
雪花纷飞的清晨,书院的学生们依旧从晨跑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不同的是,这次把他们从被窝里拉出来的不是牛进达,而是秦浩。
虽然天气寒冷,但学生们并没有太多抱怨,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入学的三个月时间里,他们的生活习惯早已悄然改变,每日晨跑后洗个热水澡去吃早饭,然后开启一天的学习,一直到酉时结束,到了晚上就可以迎来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
你可以继续挑灯夜读,也可以三五成群结伴玩耍,亦或者是去操场挥洒汗水。
书院平静而充实的生活似乎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的流逝。
这天,秦浩上完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正准备离开教室,却被薛二一行围了起来。
“秦先生,能否随我等去一趟食堂。”
秦浩见他们满脸雀跃,不由笑道:“什么事还不能直接说,搞得神神秘秘的。”
“嘿嘿,先生一看便知。”薛二等人相视而笑。
“好,那就去看看。”
一路顶着风雪来到食堂,还没进门,秦浩就闻到一股诱人的香气。
薛二一行推着秦浩来到后厨,就见两个厨娘正卖力挥舞着铁锹,在一口大锅上翻炒着。
“这就是你们想让我看的东西?”秦浩走上前,从锅里抓了一把白色掺杂着些许黄色的粉末,放在鼻尖闻了闻。
薛二等人相视一笑,有些得意的说道。
“先生,这是我等特地研制的改善军粮。”
秦浩有些惊讶的看着他们:“哦?军粮?”
“没错,我薛家世代将门世家,自小对军营之事也是耳濡目染,我大唐军粮以炊饼干粮为主,如今寒冬腊月,如此军粮咬上一口,怕是会把牙齿崩掉,于是,我等便研制了这新型军粮。”
“此种军粮主要是以小麦粉跟土豆粉混合炒制而成,可以直接食用,若是以热水冲泡不仅味道更佳,且食用之后饱腹感更强。”
秦浩闻言让厨娘拿了个小布袋,装满之后转身就走。
薛二等人原本还等着秦浩的夸赞呢,见状面面相觑。
却见秦浩走到门口,忽然转过身冲他们说道:“即是为大军研制的新型军粮,自当献于陛下。”
直到秦浩的背影消失在漫天风雪中,薛二等人才雀跃相拥。
太极殿内,李世民正跟杜如晦、房玄龄等一众文臣忙得焦头烂额,军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刚刚经历了旱灾、蝗灾的大唐来说,十万大军的军粮筹措,几乎要把大唐的全部家底都掏空,这一仗如果败了,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忽然禀报:“启禀陛下,秦县男在外求见。”
“哦?请进来。”
“诺。”
没多久,秦浩便走入太极殿内,李世民冲身边的太监道:“去多加一个火盆来。”
“诺。”
李世民又冲秦浩招了招手:“秦爱卿无需多礼,坐近些暖暖身子。”
“谢陛下。”秦浩也没客气,坐到火盆前。
“秦爱卿冒着风雪赶来,所为何事啊?”
秦浩直接从怀里取出那个小布袋,双手举过头顶:“此乃书院学子研制的新型军粮,特来献于陛下。”
“哦?新型军粮?”
这下不止是李世民,一众文臣也都来了兴致。
李世民接过太监双手捧着的小布袋,打开一看发现是一堆粉末,有些好奇的用手捻起一些,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
“此物有何特殊之处?”
“回禀陛下,此物乃是小麦粉与少量土豆粉加上食盐炒制,可以直接食用,加上热水冲泡食用饱腹感更佳,如此寒冬,干粮炊饼这些传统军粮,士卒恐怕难以下咽,故此,书院学子研制了这款新型军粮。”
杜如晦第一个从布袋里倒出一些粉末塞进嘴里,别说,味道还真挺不错的。
李世民也让太监弄来热水冲泡,喝了之后,肚子里的确升起一股暖意。
“嗯,此物确实不错。”
不过,李世民又话锋一转,玩味的看着秦浩:“秦爱卿,此物该不会是你自己研制,却冠以书院学子之名吧?”
这样新奇玩意出自秦浩跟云烨之手,李世民一点都不奇怪,至于那些学生嘛,才入学三个多月,能学到什么本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