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人叫卫光明。
并不是因为老人是光明大神官才叫这个名字。事实上,八十余年前他刚呱呱坠地后不久,还是个婴儿时便得了这么一个名字。在拥有这个名字又几十年后,他才成为光明大神官,享受世间亿万信徒尊崇爱戴敬畏。
那时他才明白,原来不止一饮一啄,便是名字也自隐天意,若不是昊天在自己出生前就做出了选择,在宋国世代务农的父母,又怎么会取出这样一个名字?
做为昊天道门最德高望重的光明大神官,老人虽然被囚禁十余年,神殿里依然有无数愿意为他牺牲一切的神官及强者,天下各处道观里忠诚于他的下属更是数不胜数,如今脱桃山后麓樊牢而出,自有人帮助他悄无声息来到长安。
在雄城外下了马车,顺着幽深厚实的南门洞走了进去,老人耷拉着眼帘,佝偻着身子,缓步踏着石板路向前行走。忽然间他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右脚在踏上朱雀大街前的那一瞬间,微微僵硬,然后收了回来,转身向东方走去。
在周遭行人眼中,老人只是腿脚有些不便,并没有觉察到有什么怪异之处,更不知道,就在老人右脚脚掌即将踏上街面的那一刻,朱雀大街远处那幅深刻在石质地面上的朱雀绘像,缓缓睁开了眼睛。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朱雀绘像的眼帘又缓缓阖上。
……
……
“好大一座阵。”
老人背着双手,佝偻着身子在东城的街巷里缓慢行走,微笑暗自想道。
片刻后,老人缓慢的脚步,在某道巷口的某处井边停下,漠然浑浊的目光落在井边一片枯黄的树叶上,眉头渐渐蹙起。
树叶枯黄,脉络犹存,看似寻常,但在老人眼中,却极不寻常。他那双能够看到世间一切黑暗的眼眸里,所有的风景街景市井生活,都仿佛披了一层极淡的纱,未曾遮蔽真相,却掩住了天地间流传的命机。
老人背着双手,佝偻着身子向巷尾那家不起眼的客栈走去,摇头感慨想道:
“好一座大阵。”
……
……
长安城的大阵未曾发动,便掩了天机,让老人无法看到他已经苦苦追索了十四年的黑夜影子,不过这座令他赞叹警惕的大阵,也没能发现他是一位自西陵而来的绝世强者,没有发出任何警兆。
因为现在的他不是光明大神官,敛了所有气息与能力,甚至把那颗道心却全然忘却的他,如今只是一个极普通极为寻常的干瘦老人。
他挑了一家普通客栈住下,后面这些日子在长安城里背着双手,佝偻着身子,逛些普通名胜,去些普通坊市,点些普通小菜,喝些普通花茉,听些普通唱本小曲,打发些普通冬日时光,就像长安城里最普通的闲耍老头儿。
直至冬意渐隆,寒意愈盛,他又去买了件普通的厚棉袄。
普通老头的睡眠向来不需要太多,某日清晨,天刚擦亮的时候他就起了床,随意逛着,碰着一家卖酸辣面片汤的摊子,嗅着香味,他买了一碗,退出来时却被人撞洒在棉袄前襟之上。
一个小姑娘提着食盒走了过来,面无表情看了狼狈的老头一眼,像变戏法般从袖里抽出一块大'毛'巾替他擦掉污渍,又替他重新买了碗酸辣面片汤。
老人向她道谢,她摇了摇头,示意不用,提着食盒便离开。
老人愣了愣,把手中那碗酸辣面片汤递给摊旁一个比自己还要瘦的燕国流民老乞丐,然后远远跟着那个小姑娘走。
老人跟着小姑娘到了一条叫临四十七巷的巷子,看见了一家叫老笔斋的小铺子,看着那个小姑娘在铺子里勤劳忙碌了整整一天。
老人越看越觉得这个小姑娘清新可喜,说不出的可人,从外貌到气质干净到了极点,仿佛是一颗绝对透明的琉璃珠,只要有一点阳光,便定然会大放光明。
小姑娘的肤'色'有些黑。
但黑也黑的如此干净,如此光明。
所以这位来自西陵的光明大神官,痴痴站在临四十七巷里,不尽欢喜赞叹。
……
……
(久违了,兄弟姐妹们,回家一字记之曰:累,放了十天假,自是没有资格再诉苦,只好诉些思念,家中上有些问题,所以这些天一直没有怎么上,晚了些天,诚挚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安康,最后是更诚挚地谢谢。最后必须加句话了,十天没更新,刚才输上传密码硬是输了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啊!我太那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