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界移民

第321章 灵觉的培养

“可是,师父,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啊。”

下方,一个叫刘冰的记名弟子鼓起勇气道。

段横瞅了他一眼,继而目光扫过众弟子,不错,他们都不是小孩子了,八年过去,年龄最低的,也有二十五岁,年龄最大的,除却周小萱的话,都有三十岁了,周小萱自己更是已经三十三岁。

这个年纪,放在高门子弟之中,实力突破总督位,也不见稀奇。

因为从童生位到宰相位,这些境界里面,完全可以用填鸭的方式,以足够多的仙灵之气硬生生推上来。

根本没有难度,有难度的是对煞气的掌控,对灵觉的提升,对仙鼎品质的重置,以及对术法的训练。

可是段横一连八年时间,不许他们接触煞气,不传授控制灵觉的方法,不传授术法的奥秘,只是重复一件事,不断用仙灵之气冲刷经脉,凝聚了仙鼎后,再散掉,这——这怎么说来着,你是逗我玩吗?

八年前同一批抵达的其他宗门的少年们,最差的都已经是知县位了,都可以成群结队地在浮云山周围猎杀魔尸,猎杀妖兽了,他们却还要日复一日的重复从童生到进士的轮回。

一遍又一遍。

这不对劲啊,就算是五大帝族之中的子弟,也没有这样的修行方式。

也不怪他们一定要发出质疑。

但对于这个问题,段横不会回答,的确,他这么做看起来很不着调,甚至毫无先例可言。

可真的如此吗?

段横自然不会告诉他们,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考察他们的心性,八年算什么,这种枯燥的修行方式还至少得再持续四十二年才算结束,谁在此时间内接受不了,那可以选择退出。

此为其一。

其二,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是为了让这些弟子打好根基,为未来凝聚第五等级仙鼎做准备。

如果说以上这两点是还可以看出来的话,那么最后一点,却无人能看得出来了。

那就是他在训练这些弟子的灵觉和心境。

他要求他们每天都吸收一滴灵露,不许多,也不许少,吸收灵露后,打坐到天明。

这个要求很古怪,灵露不是应该吸收得越多越好么?

像周小萱就明摆着对这一点充满质疑,可段横不会告诉他们,吸收灵露的多与少真的很重要吗?

你就是一天晚上吸收一百滴灵露,你该是垃圾还是垃圾!

他需要的是这些弟子在吸收第一滴灵露后,立刻维持那一种空灵的心境,通过这种心境的凝练,来达到训练强化灵觉的作用。

这件事和吸收灵露的多少有个毛的关系啊!

而只有灵觉强大了,今后的修行才会更加稳健,更别提今后几百年内可能出现的天魔入侵,而域外天魔最擅长的攻击方式就是攻击人的灵觉神念,在那个时候,一个拥有强大灵觉,心境稳健的修仙者,无疑更容易能够活下去。

如此而已。

(感谢书友且听风吟,朱煜章,植物神经,卜orz,北宫南方,饭夫熟子,科北,飞舞乾坤,bobo,醉生梦死,1204724913等的打赏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民转职:我为源血始祖
全民转职:我为源血始祖
关于全民转职:我为源血始祖:+++(无系统)(有逻辑)渊灾降临,人类进入全民转职的时代。魔物肆虐、秘境、天灾、副本,各种灾害侵蚀人类生存空间!有人抽中战斗职业,一飞冲天,攻略渊灾。有人抽中后勤职业,行军布阵,决胜千里。就职仪式上,姜源获得唯一隐藏职业「源血始祖」,初始便获得最强血脉力量。操控鲜血,创造血仆!甚至可以发展眷属,将血脉赋予其他人。天骄: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60级,获得黄金血脉!姜源:
柃菥
柳条兄弟之兄弟故事会
柳条兄弟之兄弟故事会
关于柳条兄弟之兄弟故事会:新书启航,作者第一次写书,兄弟们哪里有不满意的跟老弟说,我及时改正最后一句:小嘎么们,准备好咱们去柳条胡同找姐夫
爱吃瓜的小嘎么
重生官场:开局救了女市长
重生官场:开局救了女市长
关于重生官场:开局救了女市长:第一,这是一本纯正的官文,作者是最资深官文作者之一,故事逻辑合理,可读性很强。精品保证!第二,直接从地级市层面开局,不计划让主角下乡镇。那种乡镇级写几百章的情况,本书不会出现。第三,有官场博弈,有经济建设,有快意恩仇,自然也有个人生活。第四,不是和尚文,不是绿帽文,坚决不送女。第五,重生者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预知未来,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不但自己选择正确,还能帮助领
馅饼大叔
寒假作业被曝光,中专的我遭各大名校疯抢!
寒假作业被曝光,中专的我遭各大名校疯抢!
关于寒假作业被曝光,中专的我遭各大名校疯抢!:中专生林尘,偶然得到学霸系统。又因为一条网红视频。他解答的两道寒假作业,意味曝光在网络上。看似普通的两道题,却震惊华夏各大名校。一群985高材生纷纷表示自愧不如。完蛋,我的数学还没一个中专生好,还当什么985大学生!不可能!这个叫林尘的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中专生!…几位龙国顶级教授更是惊呼:不是吧,这题不是当年钱老的题目吗?一个中专生竟然答对了?这个中专生
当仁不让
官场智斗
官场智斗
关于官场智斗:人生没有一条笔直的大道,尤其是当官,郝晓东在官路上炼历多年,才渐渐明白这其中的许多玄机。于是,一部继之后的新小说与读者们见面,让我们一起见证另一种官场人生。
鲍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