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想从军,同样也有合适的安排,或是去矿山、工坊之中寻一份差事,或是由当地官员分给土地供他们耕种,要是此前受够了折磨不想留在山南东道这个伤心地也没有问题,河东道有大片尚未开荒的土地等着他们去耕种,到了那里他们将获得远比山南东道更多的土地,只要他们连续耕种三年,开荒出来的土地就归塔恩自己所有,而且朝廷还会为他们提供种子、农具以及初始资金,前三年还不用缴纳一文钱的税,这也吸引了许多百姓进入河东道,山南东道的人口压力大大减轻,而河东道也在他们的努力下渐渐充满了生气。
朝廷在慢慢的改变着山南东道、河东道与关内道的形势,只要这些地方恢复生气,嘉朝就将再次聚集起庞大的军队,最终解决蜀中、漠北草原和河东道的事情,但是在此之前,天下出现了短暂的和平。
李悠也在这时候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李令月在西园之中诞下了一个儿子,被取名为李顼,郑妍儿则是诞下了一位公主,取名为李珈,而他的长子李珏也已经到该入学读书的时候了,如何培育后代的问题也渐渐提上了日程。
在立长立贤之间李悠还是倾向于前一种方案,毕竟这种方案似乎更加有利于朝廷的稳定,所以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李珏就将成为太子。
若是按照周南的想法,她还是比较倾向于选拔博学鸿儒到皇宫之中来给李珏讲学,但是李悠却不太喜欢这个方案。
自古以来,除了开国时一两代的皇帝之外,其余的皇帝大多都是养于深宫之中,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皇帝是一项要求很严格的工作,要求他们必须深刻的了解这个帝国的运行规律,拥有敏锐的目光而不至于被群臣蒙蔽。
但是指望这些很少接触过民间疾苦,仅仅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人做到这些也太过勉为其难了,以他们对天下的浅薄认识,又怎么斗得过那些老奸巨猾的朝臣,从而将整个帝国牢牢掌握在手中呢?更别说他们从书本里学到的那些知识还是经过朝臣所加工的,这其中未尝没有与虎谋皮的味道啊?
而且在李悠的计划里,儒学将不再成为皇帝处理朝政的根本,所以周南的建议被他婉转但坚决的驳斥了,对于如何培养后代,他有着自己的打算。
“如今京中已经建成了好几座小学堂,其中不乏名师辈出,专供京中富家子弟求学之所在,因此就让珏儿跟着他们一起读书吧!”还是要让自己的继承人多接触接触外面的世界才行啊,所以李悠打算让他和外面的学子一同求学。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