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罪之名

第二章 赤子心

“找到了。”黄伯点头,“辞职之后,老师消失了整整六年,那六年具体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没有人知道。我记得那也是个下雨天,老师砸开了我的房门,当时他头破血流、满身的泥浆。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他没有告诉我,只是颤抖着双手从怀中取出了一卷纸,让我送到市公安局去。”

“当我返回家里时,老师已经奄奄一息了,我想带他去医院,可他死活不同意,并说马上就要去见当年牺牲的几位同志了。临终之前,老师吩咐我去厨房取了把菜刀,而后让我跪在地上断指明志,发重誓在有生之年必须把那批国宝找到带回来。当我照做了以后,老师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您的手指,原来是这样切下来的?”

“嗯。”点点头,沉重的悲痛之色又笼罩了黄伯有些苍白的脸,“老师还说,国宝不归,他的墓永不立碑。”

这种精神白中元很是钦佩,可现在要做的是继续追问:“您带去公安局的那卷纸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

“不知道。”黄伯摇头。

“您的老师追查文物下落失踪了六年,急匆匆赶回一定是查到了什么,线索应该就藏在那卷纸里面。”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那卷纸当时您交给了谁?”

“当年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吕青松。”

“吕副局长?”白中元皱了皱眉头,“如果我记得没错,他退休之后第二年便因为突发的心肌梗塞去世了。”

“没错。”黄伯长叹一声。

“那您之前就没有找吕副局长了解过纸卷中记载的东西?”

“当然找过,但没有任何收获。”黄伯无奈的笑笑,“实不相瞒,自从我将那卷纸交到公安局后,就再也没有进去过市局的大门。一来我不是公安系统的人,二来毕竟我身上有着难以洗刷的污点。”

“我倒不觉的是这样。”白中元摇头,善意的揣测着,“当时那样做应该是为了阻止您,毕竟追查文物丢失的事情很危险,您老师的去世就是最好的证明。再说,您已经辞职,又非执法人员,理当回避。”

“可作为文物案的当事人,我总有知情权吧?”

“没有。”白中元无情的摇头,“在案件真相大白之前,您没有这样的权利,希望您能理解。”

“不理解又能怎么样呢?”黄伯凄苦的笑笑。

见此,白中元继续追问着:“黄伯,据您所知,那卷纸册上交之后,市局有没有继续追查下去,结果又是什么?”

“我不知道。”黄伯毫不犹豫的摇头,“他们当时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我什么都没有打听出来。而且应该是没有什么切实结果,如果真的破获了那起案子,一定会有相关的通报或者报道的。”

“是的。”白中元点头,“那后来呢?”

“后来……”

黄伯又喝了口茶:“后来我就不去问他们了,决定自己查。”

“自己查,您怎么查?”

“老话儿说猫有猫道、鼠有鼠道,我明着是查不出来什么,也无从入手,但我可以暗中去查,从公安机关都不容易介入的方向去查。”

“所以,您就入了古董这行,就在这古玩市场扎下了根?”

“没错。”黄伯点头,“这世上的事儿始终都是个轮回,既然是古董,那就逃不出这个圈子去。我只要摸透了这个圈子的规矩和讲究,吃透了里面的人和事儿,但凡有个风吹草动便能捕获一二。”

“那这些年您有什么收获吗?”

“说来惭愧。”黄伯叹息一声,“为了挖出事情的真相,我连家都没有成,可苦苦追查这么多年并没有任何的结果。”

“现在有了不是吗?”白中元不想看到老爷子再有惆怅消极的情绪出现,“周然请您鉴定的碎片,就是属于那批文物的吧?”

“不错。”提起这个,黄伯一扫之前的颓靡之态,精神了起来,“这块碎片出自明仿汝窑三足洗,当年我做过编号和记录的。”

“您没记错?”白中元竖起了耳朵。

“之前我跟你说过,当年我进入小组的职责就是给文物编号和记录。”黄伯稍作回忆,笃定的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年那只明仿汝窑三足洗编号是127,是所有文物中的最后一件。”

“这个编号是不是也有着讲究?”在这方面,白中元应了他的姓氏,十足十的小白。

“当然。”说起这个,黄伯的兴致以及声音都高了些,“文物的分类有着很多种,比如时代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分类法等等,由于当时交接时间较为仓促,且都是瓷器,于是我们采用了简单而又直接的价值分类法。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文物的大概价值进行编号和记录。”

“价值分类,主要遵循几个原则。瓷器时代确切,在艺术上或工艺上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在纪年或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造型、纹饰、釉色等能反映时代风格和浓郁民族色彩的;有文献记载的名瓷、历代官窑及民窑的代表作等。根据这些,便能将瓷器做个初步的价值评估。”

“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越是价值低的,编号便越是靠后?”白中元很纳闷儿,不管是老牛还是眼前的黄伯,怎么说起与文物相关的知识时都滔滔不绝的,以后真该给他们相互引见一番,两人绝对是合拍的。

“你的理解完全正确。”说着,黄伯盯住了白中元的眼睛,“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三足洗是价值最低的。”

“值多少钱?”白中元顺嘴问道。

“这件三足洗是官窑出品,明代的官窑采取“官办民烧”的形式,开始有官厂,专烧进贡的瓷器,如在景德镇设御器厂,特派厂官。每一件瓷器都可谓百中选一甚至是千中选一,价值远远高于民窑。”说完这些,黄伯才沉吟着开口,“按照当年的市场价格,那件三足洗大概在三十到四十万之间。”

“嘶……”

听到这个数字,白中元忍不住倒吸了口冷气:“编号最后的三足洗便有此价值,那整批文物的价值岂不是天文数字?”

“中元,你错了。”

“怎么错了?”白中元错愕。

“文物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您说的有道理。”白中元点头,“但您清楚,立案是需要考量那批文物价值的。”

“也对。”点头,黄伯深吸了口气,“在那批文物中,有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宋代汝瓷,你猜猜价值几何?”

“我听人提过一嘴,宋代汝窑烧制仅有二十余年,存世之物极为的稀少,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

“这么跟你说吧,那件汝瓷有市无价。”

“也就是说不管多少钱都会有人买?”此时,白中元才真正意识到了当年那起文物案有多么的严重。

“我们这行流传着一句话。”

“什么?”

“纵有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明白了,真正的无价之宝。”

话说至此,屋子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就在白中元想要继续寻找话题的时候,周然面色凝重的走了进来。

“白队,你电话怎么打不通?”

“可能是没电了。”白中元掏出手机,果然看到了黑屏,“怎么了,有事儿?”

“秦科刚刚打过来电话,说陈少华家连通下水井的地下室勘查结果出来了。”

“什么?”

“墙壁的缝隙中,提取到了一块瓷器碎片。”说着,周然打开了手机中的一张照片,“如果我没有看错,同样属于三足洗。”

“走,我们回去。”白中元蹭的站起了身。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关于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乖徒儿,你上山多久了。嗯,师父,算上今天刚好十五天。十五天,好漫长啊,这样子,你已经学成并无敌了,下山去吧……老东西,你唬我……
花车巡游
骤变风云情
骤变风云情
关于骤变风云情:本书描写一个现代美女,穿越时空六百年前的明朝时代,去结下今生情缘的爱情武侠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贺雨柔以她绝色天姿貌美的娇容,赢得天下少年的爱慕。却不料在一场复仇的博斗时,竟会一见钟情,倾心爱慕于仇家江湖怪人杜经淋的大弟子鲍明。骤变的爱情,便产生了人世间情爱中错踪复杂的喜、怒、哀、乐、愁与悲……仅非如此,千里寻郎红颜震江湖,负心汉竟遁入空门中做了和尚,武林人士聚斗大比武等一系列惊心动
三水飞
综武:我是菜鸡但我叔叔猛啊
综武:我是菜鸡但我叔叔猛啊
关于综武:我是菜鸡但我叔叔猛啊:(不修仙+不玄幻+无系统+不无敌+不圣母+不种马?……那你们看个锤子?不是单女主,但是肯定不会集邮。)这个世界很乱,朝堂上诸葛铁胆两个神侯在掐架;东厂曹督主和西厂汪厂公在互骂;武当和少林在江湖上暗中较劲;雪月城与白云城割据一方;青龙会和百晓堂背地里拱火。重生于此,在综武世界没练武天赋没金手指,那就只能靠身份和后台了。开门,官府送温暖!
别说话了
江湖九万里
江湖九万里
关于江湖九万里:一场宫廷变故,惊起江湖风云。林去忧原欲独行天下,未料命运引他踏入波涛汹涌的北州十二城。见过江湖百态,尝尽世间离愁,他逐步揭开父皇暴毙的谜团,孤身闯敌国,最终成就一段帝王传奇。一路走来,初心未改,心中依旧是那片未曾忘却的江湖。
卿楂
柔剑玄刀过江龙
柔剑玄刀过江龙
关于柔剑玄刀过江龙:江湖争斗何时了,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行侠仗义走天涯,借柔剑明月正色,衔玄刀成为侠客,过江龙轻剑快马,携侣江湖游天下。
古月峻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