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最快更新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最新章节!
自从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的两年,德国政府除了通过加强国家调控,在经济方面挽救危机之外。
军事方面,德国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民族工人党上台后,政府便颁布了一项有关扩军的计划。
在这项秘密报告中,政府要求军队在四年内完成部队的整顿和训练,以便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世界大战。
如果是一支空白的军队,短短四年时间自然是不够用的。
好在德国军队的建设并非是从零开始的。
德国人的复仇并非始于斯特拉瑟上台,早在《凡尔赛条约》签署的那一刻就着手进行中。
根据条约,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军队面临着一系列严苛的规定。
不仅在数量上被限制在10万人以下,同时禁止研发坦克、军用飞机等先进武器,不得组织空军,海军不允许拥有潜艇。
战前德军的大脑——总参谋部被勒令撤销。
德军一方面迫于无奈执行条约的规定,自断臂膀,另一方面也在暗中卧薪尝胆,在裁军中尽可能保留积蓄力量,西克特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作为斯特拉瑟上台前德军的“陆军总指挥”(事实上是德军总负责人),西克特成为塑造新军的灵魂人物。
他以传统的普鲁士精神为建立新军的根基,认定未来的德军将是一支数量少但具有高度机动性、训练有素的职业部队。
在西克特的精挑细选下,大量臃肿、不合格的兵士从德军中裁汰,剩下的人员则成为了百里挑一的精兵悍将。
包括隆美尔、古德里安、曼斯坦因、龙德施泰特等当时还默默无名的小兵,在这一时期都被西克特慧眼识珠保留下来。
这10万人虽然数量少,但在西克特的精心指导下,即使是小兵都成了“能胜任中下级军官的职务”的高职业素养军人。
西克特十分重视官兵的教育文化、操作现代武器、熟悉通信手段的实践能力,每半年一次进行一次军事演习。
甚至为了避开条约限制,而让士兵在纸质木质的坦克飞机上训练战术,从而吸收到了最先进的机械化作战思想。
此时的德军已经被西克特调教成一副精干的骨架,只需要往里面填充足够的肉质,就能立马成为了一具生龙活虎的健硕身躯。
不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扩张上百万的军队,不单单要有丰富的人力储备,也要有足够的军工厂为这些人提供充足的弹药武器。
所以将民用经济转轨到战时经济,尽一切可能开发德国的战争潜力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此,民族工人党在1929年拟定了一份《四年计划》发展方案,要求在四年时间内做好打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这份计划的具体内容包...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