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娇

第四百三十三章 重税

最快更新九重娇最新章节!

的人,他应该早有计较。

这般想着,阿娇仰头直白地问道:“阿彘你预备怎么办?国库里的钱支撑不住几场大战了。”

“桑弘羊给想了个办法,在全国上下推行算缗。责令巨富自报财产,陈报不实者,罚充军一年……”

“不行!”

还不等刘彻详述,阿娇就急切地打断了他。

“阿彘,现下天下富足安定。若是推行算缗,虽可马上把国库填满,但是繁荣的民间商业就会大伤元气。”

汉时城市的发展已然不可小觑,长安城的人口此时就已经约百万之多,全国上下有十大中心城市。

至于二线三线城市,更是鳞比栉次。

城市的发展繁荣,自然是依托商业的繁荣。

刘彻前世时推行算缗,短短几月内就得民财以亿计。

在颁布算缗令后,在民间受到了阻力,许多商贾不肯报出实际家产。

于是,刘彻又下告缗,即鼓励告发隐匿家产之商贾。

若是属实,奖励告发者被没收财产的一半。

此令一行,天下告发风气大盛,无数巨富和中产之家因此破产,政府收敛来的财物土地不知几何。

刘彻将没收的财产分配给水衡、少府、太仆、大农等部,用以设农官,经营农田。

没收的奴婢被分到诸苑养狗马禽兽,或从事杂役。

如此一来,国库自然充裕,又使许多赤贫之户在告缗中获得了财富。

一时间,天下竟然露出一种盛世的繁华来。

但阿娇知道这不过是泡沫般的繁华,要知道在告缗中被下狱的商人达到了十万人,这几乎摧毁了欣欣向荣的民间商业。

其实认真说起来,也不能怪商人们逃税。

算缗之政对商人来说委实苛刻看点,已经算是重税了。

算缗对各类商人征收财产税,税额为每二千钱纳税一算。

手工业者略轻一点,税额为商贾的一半,即每四千钱纳一算。

凡不属于国家官吏、三老、北边骑士而拥有的轺车也须得算税,皆令出一算,商贾所有的轺车则为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

若是巨富,虽使他们大吐血,到底也活得下去。

但若是小商贩,这样的重税足够他们家破人亡,又如何不逃税?

阿娇非常能理解刘彻如何要对商贾征收重税。

一来巨富豪商和权贵串联起来,足够威胁到中央的统治,是以才有了迁茂陵令。

二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汉时的自然经济基础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更何况稳定的农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专心劳作。

既可使国库粮仓充盈,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使无侵扰之虑。

富商巨贾和中小商人,大量兼并农人,“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并不为奇。

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重农抑商不是没有原因的。

更何况经商重利吸引着许多农民舍弃土地,从而削弱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若是用后世的眼光看,这其实也就相当于收个人所得税了。

只是收得太重,使得商贾不得不避税不交。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关于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撞大运之后的裴清创越到大庆王朝,作为当今女帝未婚夫,却被人陷害身处青楼,面临随时被女帝砍头的危机,为了活下去,他一改平时的忍让,利刃出鞘,夺了女帝江山,一统天下!
一只小熊孩子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关于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大厦将倾,王朝将覆。强敌屡叩边关,天下盗贼横生,水浒乱世,人命如草芥,百姓如蝼蚁。这世道不想让人活,杨哲便打破这世道活下去。闯出一个,太平盛世;活出一个,朗朗乾坤……
阿慕666
锦绣芳草湖
锦绣芳草湖
关于锦绣芳草湖:本故事以真实历史背景和人物为基础,讲述了芳草湖以林跃为代表的疆三代们从青春迷茫找不到方向和目标,到紧跟西部大开发的脚步,奋斗进取建设家园,创建美好生活的故事!
桃煊
明末混日子
明末混日子
关于明末混日子:一位小人物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里,他将何去何从……?也许他会改变这里,也许他照样只是一个尘埃,轻轻的来轻轻的走,也许他努力了,只是失败了,不管怎样,生活照样要继续,明天依然会到来,只是他不在是那个少年
睡觉打蚊子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关于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边陲城外的荒山野岭中许安穿越到到一个痴傻乞丐身上。主角凭借前世传世诗词在人们震惊的目光之下文压天下才子,斩获不世诗仙之名。白嫖花魁,俘获侠女勾搭郡主,迎娶巾帼陷阵夺旗,斩将首级为生民立命,护天下太平!高阁之上,许安仰天长叹天若不生我许安,人间诗坛夜长黑!
铅笔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