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楚云皓吧,这才几日不见,就自封武成君了。旨意自然是天子下的,但以小皇帝的年岁,怕是想不到这些,还是由着他这位手掌重兵的舅父说什么是什么。
殿上人的身份,才能以殿所之名称君。从前所封的御殿,多数都是世家女子,当然也都是帝王后宫。但也没说一定要是后宫才能封为殿上人。所谓御殿,是指可以随时上殿出入內宫的人。帝师与宗室之中,也有受封御殿的先例。只是以楚云皓这般重臣身份,自封御殿随意出入御前,未免有些过于张扬了。
杨允道,“长公子于动乱之中病逝,四公子亦死在北境战火之中,如今这位九公子是楚家家主了。不仅仅是内廷与天启的兵权,这天地之间,但凡是楚家名下的军队,都只受他一人节制,他身负重责,得陛下信任,也是理所应当。”
心里自不必说,是有几分不齿的。若说与帝王有亲,刀龙府可是宗室,至亲的骨肉。至于楚家,天子是楚权妃生下来的又如何?楚云皓毕竟姓楚。一个楚家人,也敢在杨氏皇族面前自称长辈么?
说白了,就算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楚云皓如今的年岁,还没有那个分量。只是这些话,杨允也不会在皇太后面前轻易提起。毕竟这位太后如今居于深宫,也是要看那位武成君的面色做人的。
他来见太后,也无外乎是走个过场罢了。只是不曾料到,尊贵的皇太后不仅亲自见他,甚至为了他的缘故,将内殿求见的几位命妇都打发了出去,一番相谈之后,甚至亲自将他送到殿外,从伺候人手中接过重锦披风,亲手搭在了杨允的肩膀上。
这一番亲近,倒让杨允有些不自在。他这一生见过的美人不少。眼前这位年轻的太后论起骨相也算是出类拔萃了。身上又有淡淡的缥缈御香气息,朦朦胧胧,像是抓不住的雾影一般撩人心肺。一瞥过去,隐隐约约的,便像是个小狐狸的影子。
不知道楚云皓面对这位年轻的太后时,会不会也有这几分心旌摇荡。
杨允略微退了两步,拉开距离,低声对太后道,“小王毕竟是外臣,太后不必这般客气。”
悦华翎眯着眼睛看了杨允一眼,不管不顾上前,亲手为杨允将披风的带子系上。
指尖轻触,也带着淡然幽香。悦氏擅长制香,听说这位太后曾经是大宗师的亲传弟子,看来是名不虚传。
太后说,“君候与皇室有骨肉之亲,又怎么能说是外臣呢?更何况,我原本也不是什么高贵之人,在君候面前,也不必摆出什么太后的架子。再说了,”她低头,略微轻笑道,“来日方长,怕是要仰仗君候的时候不少,客气一点,总是不会有错的。”
她已经到了权倾天下的地步,还有什么事情要仰仗杨允呢?
杨允心里有些疑惑,为了避免麻烦,终究也没有多问,就这样转身,匆匆离去了。
悦华翎站在原处,看着杨允的身影,心里想到的,却是从前她初初进宫之时,大宗师嘱咐她的那些话。
大宗师说过,入宫就是侍奉皇帝的。做皇帝的人,就算富有天下,心里也不一定时时刻刻都是顺的。对于皇帝来说,身边的人中,重臣,忠臣,宠臣一个都不缺,日子才能过的舒舒服服。
在宫里要得到什么样的地位,都需要付出代价,也要凭本事。只是所谓的凭本事上位,也未必就是那么难的事情。宫中满眼都是高贵之人,能矮下身段去伺候别人,就算是一种本事了。
悦华翎生的不够高贵,从来也不会自诩高贵之人,要说擅长的事情,无外乎也是伺候人了。当初天子与权妃还在的时候,天子不买账,她伺候权妃,也算是为自己挣得了一席之地。如今宫里这一茬人都换过。楚云皓未必是权妃那样好说话的人。宫里来往权臣那么多,总是要抓一个两个作为依靠的吧。
这些事情,对她而言,都不算很难。大宗师早就说过,她在伺候人这件事上有过人之处,因此才让她入宫。
当初权妃拼了自己的性命,将兰芳完好无损的带了回来。只是没多久,大宗师便差人入宫,将兰芳带回本家了。
大宗师说,做朱雀皇朝的公主,这一生都不得自由,反正也没有别人知道这个孩子,带回本家养着,就当先帝没有这个女儿吧。
作为母亲,她当然希望孩子能留在自己身边。然而她无能为力,只能将自己的女儿交了出去,然后留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日复一日,按着大宗师的心意去伺候别人。
不知道来日天下,还有什么人配让她这个太后来伺候?悦华翎向来淡然从容的面孔之上,也难免露出苦笑。也幸好,如今她已经是太后了,端坐于垂帘之后,就算偶尔流露出郁结的心态,也不至于被别人看在眼里,议论出许多难听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