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宫燕

第六十四章 哥俩儿好

最快更新华宫燕最新章节!

东宫月华亭内,太子赵聿梁与沛王赵聿贤相对而坐。

沛王赵聿贤乃今上的大儿子,今年二十一岁,生得五官俊美,气度非凡。若细看,与太子也有四五分相似,只不过眼睛要比太子的狭长一些、面部线条又更为粗犷一些而已。

或许是近年潜心修佛的缘故,虽然才二十一岁的赵聿贤身上却透着一股喜人的祥和之气。

赵聿梁盯着赵聿贤望了良久,微笑道:“哥哥现在看起来整个人都放松了许多。”

赵聿贤也微微一笑,道:“两年未见,殿下的性子也沉稳多了。”

两年前,当赵聿贤得知赵聿梁痛失爱子和太子妃的消息时立即赶回来探望,那时候的赵聿梁在赵聿贤看来是十分萎靡不振且极易动怒的。那时,赵聿梁就暗暗地想——他才十七岁,怎么承受得了?

才两年没见,赵聿贤发现赵聿梁整个人都变开朗、稳重和自信了,这样的赵聿梁很让他感到欣慰。

歌谣风波、父子两在大燕台上的博弈,这些事赵聿贤都听说了。他当时也十分的焦心,若不是妻子梁氏好言劝住,他差点就要连夜赶回来了。

赵聿贤的生母早逝,是敬庄皇后将他一手抚养大的,所以他对敬庄皇后以及敬庄皇后的孩子赵聿梁都极有感情。

在他的整个童年、少年的记忆里,都是他和赵聿梁在一起的情景,他对这个弟弟可谓是心爱到了极点。

他还记得自己成亲当晚与妻子情到深处时竟然喊出的是太子的名字,弄得他的妻子梁氏一脸的尴尬。但梁氏早就知道他们两兄弟感情极好的事,所以倒也很能理解,故而不但不吃醋,反而常常主动在丈夫面前夸赞太子。

赵聿贤又深深地望了赵聿梁一眼,道:“听说父皇现在不让殿下协理政事了,是吗?”

明明从两年前就开始放手让太子协理政事的,而且太子也一直做得很好,如今却突然收回了权限,赵聿贤觉得皇上这么做确实是有些过了。

太子成年之后本就应该参与政事的。

眼下这情况不得不让赵聿贤为赵聿梁暗捏一把汗。

“是。”赵聿梁点头道,继续缓缓地喝着茶。

“殿下,你不担心吗?”赵聿贤问。

赵聿梁微微一笑,道:“见机行事就是。”

赵聿贤由衷道:“两年不见,殿下行事是越发地沉稳了。”

“人总得成长的。”赵聿梁说,又望了赵聿贤一眼,幽幽问道:“哥哥,假如真的有一天我与陛下的关系到了不可调和之地步,你会不会很难做?”

赵聿贤想了一下,抬头望着他语气坚定地说:“无论如何,我总是坚定地拥护殿下的。”

赵聿梁猛地直视着他,见他一副君无戏言的样子,心头顿时一热,眼眶便有些湿润。

好一会儿之后,赵聿梁才稳住情绪,默默地给赵聿贤添了茶。

两人望着彼此,良久都没有说话。

但即使是不说话,两人也知道彼此的心意是相通的。

赵聿梁很享受与哥哥在一起的时光,因此脸上始终带着满足的微笑。

&nbsp...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
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
关于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超级战狼宁枫穿越到大炎王朝,前身乃是同名同姓的当朝太子,每天兢兢业业的处理政务,结果皇帝还不领情,一有事就甩锅给前身。开篇,苏家军因为粮草不济全军覆没,皇帝要求宁枫站出来背锅。宁枫表示不是爷的锅,爷背个鸡毛!皇帝气得够呛,宁枫又继续作死:屁话不要讲,父皇,你啥时候废黜我的太子之位啊?虽然没能如愿,但宁枫终于作死作到被派去戍边。别人都以为宁枫要忍饥挨饿过苦日子,却不想宁枫
追风boy
我在大唐当义子天下第一府断不平
我在大唐当义子天下第一府断不平
关于我在大唐当义子天下第一府断不平:郭勇本是一家大医院的副院长,因加班手术猝死,意外来到了大唐贞观年代,从此带着家中唯一收养的小丫头冬儿开始了逆袭之路。意外结识李世民阴差阳错结拜成了兄弟,从此开始了大唐万盛之路。
念伤蹉跎岁月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关于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现在军理双博士,一代古武兵王李承乾穿越回平行世界大夏朝,从废材二皇子开始,开创一代盛世的故事,斗倒企图篡位的太子哥哥,两位皇叔,与朝中奸臣和豪门世家争夺帝国实际控制权,与各位不同性格的妃子、丫鬟、还有女将军之间的爱情故事!有很多以前没有出现过的不同价值观,社会生活观的视角,初次写作,有所遗漏敬请谅解!
爱吃腌料的卓公子
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
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
关于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华夏外卖员陆肖,在中秋送外卖过程中,发现了被雷击中的石头,被石头中的宝珠吸入了一个空间,没想到在空间中可以来回在现代和另一个时空来回穿梭,本以为可以凭借现代和异世的贸易改善生活,谁想却是两界美女柔情,朝堂明争暗斗,却看陆肖如何西平草原,东征大海,北扫胡掳,南定江山。
就当减肥
大秦帝国之降生嬴氏宗族
大秦帝国之降生嬴氏宗族
关于大秦帝国之降生嬴氏宗族:西有大秦,如日方升。接始皇从赵归秦,中间会有什么荆棘塞途?。扶持始皇提前亲政,接权吕不韦,又会有什么艰难险阻提前统一六国,又会付出什么努力与代价?始皇多了数年治理天下的时间,大秦又是否会二世而亡?
随风忆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