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龙啸

0004章、龙祖传承

最快更新真龙啸最新章节!

不仅如此,他感觉自己的神识和龙体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不适,通体舒泰无比,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仿佛力量无穷无尽一般。

此外,他感觉到自己的修为已经从驭气境中期直接突破至通神境初期了,比起之前强大了数十倍,加上他恐怖的龙体力量,绝对能够与通神境后期甚至是散仙境初期的普通修者相比了。

同时,龙阳有一种感觉,自己的龙体和神识以前仿佛被某种东西束缚着,但是现在那种感觉完全消失了,让他感到无比轻松。

而且,龙阳还有意外的收获,那就是他从那一滴金色的血液中得到了一门古老的语言,正是远古时期龙族的语言。

“没想到这真是龙族先祖的血液,一下子就让我的实力提升了这么多,而且还学会了远古龙族的语言。现在去看看那金色的龙鳞,上面好像有一些神秘的纹路,仿佛有点像远古龙族的文字。”

龙阳发现,当自己的修为突破到了通神境初期时,身体上再次长出来了一个细小的龙爪,跟前面二个一样如同鸡爪似的。

同时龙阳感觉到,自己与那龙珠之间的精神联系更加地紧密了,仿佛有一种乳水交融的感觉一般。

“还是去看看那枚龙鳞吧,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收获?”

龙阳发现那巨大的龙门还在海面上空飘浮着,只是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威压了,不在像之前那样。

这一次龙阳轻松地进入了龙门之中的平台上面,来到了那一片金色的龙鳞面前,发现上面的金色血液果然消失不见了。

“这片龙鳞上面的金色纹路,果然是远古龙族的文字,只是其中有着什么样的奥秘呢?”

龙阳试了试想拿起它,却发现这枚龙鳞自己根本移动不了,其大虽然仅如磨盘,但是重量恐怕不下数万斤吧。

龙阳便对着那枚龙鳞细细地观看了起来,渐渐地那龙鳞上面的金色纹路突然活了过来一样,化成了一个个远古时期龙族的文字,在他的眼前飞舞着。

“龙鳞罡甲修练法。”

龙阳瞬间就懂得了这些远古龙族文字的意思,竟然是一种修练方法,所修练的骇然是龙族身体上的龙鳞。

本来龙族的身体就非常强悍,无论是攻击力还是防御力,都比起任何种族的肉身要强得多,占尽了优势。

而现在这种龙鳞罡甲修练法,就是要修练龙体上的每一枚龙鳞,将每一枚龙鳞都修练成罡甲,其防御力将会增强十倍。

而且若是修练成罡甲的龙鳞多了之后,还可以排列成不同的阵列,不但其防御能力将会百倍千倍地增加,而且还将具有强悍的攻击能力。

而每九枚龙鳞罡甲就可以组成一个小小的龙鳞罡阵,其妙用无尽,威力无穷,无论是防御还是攻击都运用随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关于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袁绍问我何官何职,袁术逐我叉出去。曹操虚情假意,想骗我兵马。就连步弓手张翼德,都叫我奸民,恶民,刁民,逆民。即日起,我们父子和联军不死不休!杨业穿越三国,成为白波黄巾渠帅杨奉之子。本想参加酸枣会盟,成为讨董诸侯,没想到因为微末出身遭受驱逐。杨业干脆接受朝廷招安投奔董卓,挟天子霸貂蝉战关东诸侯。袁绍:吾曾坐拥河北,威震四方,奈何酸枣不识英才,大业尽毁,悔不当初啊!
世家千年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关于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他是明代着名的医药学家,着有一书,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李时珍出生于医药世家,自幼对医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多次游历各地,收集药物标本,研究药物的性能和功效。在长期的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的出版,不仅对中国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快乐多好
大唐首驸:我真不想权倾朝野
大唐首驸:我真不想权倾朝野
关于大唐首驸:我真不想权倾朝野:网文作家秦勇,死后魂穿大唐成为了翼国公秦琼长子,本想等秦琼死后承袭爵位做个逍遥快活的小公爷;谁承想便宜老子竟打算将爵位传给弟弟秦理,不得已秦勇只得自谋出路,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拿下嫡长公主李丽质成为大唐首驸......
大黑袍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关于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沈青峰在末世和丧尸皇同归于尽后,穿到一个叫大楚国的架空朝代,成了宁安村患有先天不足和心疾贱名叫狗蛋的小孩。沈遇安跟着长辈读了几个月的书,想考科举后发现祖上被流放过来的三代不能科考。这是什么天崩地裂的开局。得知家里是被流放的沈遇安颤抖地问:奶,三代不能科考,那我是不是不能科举了?没事哒,没事哒,沈遇安在心中安慰自己,还可以做生意,什么玻璃香皂他也行。王氏看着整个人都不
三层肚腩
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
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
关于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大明第一位太子,一个本该不会出现在历史长河中的皇帝,带着现代思想的封建皇帝,将这个国家带领走上富强之路,屹立在世界名族之巅。干的草原儿女能歌善舞,逼着女王签条约,打的老毛子叫爸爸,让小八嘎从此说再见。
朔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