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西周末年,镐京遭受犬戎攻占,毁坏严重,平王只好东迁洛邑。秦襄公因护驾有功,册封为周之诸侯,周王室以犬戎占据之岐、丰之地赐于远在陇山以西的秦襄公。从此秦人越陇山,进关中,向东发展,咸阳逐渐被纳入秦国的版图。和沣镐一样咸阳也成为秦国主要的粮仓,这是一块“流着奶和蜜之地”。
此时咸阳称为渭阳,是春秋时期关中交通要津,《诗经?渭阳》就有“我送舅氏,曰至渭阳”的诗句,说的是秦穆公送晋文公重耳东归晋国,作别泾水的故事。随着秦人对关中控制力的加强,相对旧都雍城而言,咸阳地区的地缘优势逐渐凸现出现。
咸阳四面临水,交通便利。军事上易守难攻,经济上辐员广阔,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同时又距周王室政治中心洛邑地区较近,是秦人实现“饮马于河,问鼎中原”的理想跳板,沣渭之地又是西周王朝、东进灭商、君临天下的根据地。
所以历史上成功的范例,对秦人具有磁铁一样的吸引力,迁都咸阳便成为胸怀大志,有所作为的秦孝公、商鞅所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作出的必然选择。
而“咸阳”地名最早于《史记?商君列传》。孝公徙都前这里已是人口稠密的乡聚,泾河、渭河上的渡口已成为重要的交通要津,《诗经》有“迎亲于渭,造舟为梁”的记载,说的是周文王迎亲,曾在渭河上造有浮桥,民国《咸阳悬志》记载其故址在今老城东门外河滩,原立有碑。
咸阳名称的由来跟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辛氏《三秦记》:“咸阳,秦都也,在九嵕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司马贞在《史... --
最快更新神级修复高手最新章节!
贞在《史记?吕不韦列传》索隐中认为咸训皆。其地在渭水之北,北阪之南。水北曰阳,山南亦曰阳,皆二者之阳也。
一瞬间唐阳羽脑子里就闪现出七七八八的跟咸阳跟老头子有关的东西。
咸阳还有一件事让他颇为在乎,那就是乾陵。因为他是唐门后人,因为他是唐修唯一的传人,因为乾陵过于特殊过于神秘,甚至在如今某些人眼里其蕴含的巨大的宝藏和历史价值一点都不比秦始皇陵差。
毕竟秦始皇陵外围已经发掘了不少,而乾陵则寸草未动,保持原貌。
乾陵素有考古界的“三峡工程”之称。在位于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下,埋着唐高宗李治和大周女皇帝武则天。
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这在全世界也是极其稀罕的。
华府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个。它凿山建穴,规模宏大,收藏丰富,一男一女,两朝皇帝,合葬一室,且1000多年间,原封未动。而武则天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更使这座陵墓备受国内外关注。
乾陵唐宗放不止一次去过,甚至多的时候在那边住了足足三四个月。现在的人们在乾陵司马道下车,看到的只是一座和山体浑然相融的皇家陵园,地宫在哪里?陵寝又在哪里?几乎所有的访客游完之后,都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怅然而归。人们有理由关注的是,陵墓里究竟都有些什么宝贝?武则天、唐高宗的遗体还能不能见到?会不会出现像湖南马王堆那样的千年女尸?
如果就只留下一副尸骨,借用现代化的造形技术复原,能否也让人们重见武则天的真实风采?这其中隐藏的谜团太多了,若能打开,乾陵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具观赏性的博物馆。
当然还有地宫中那些无价之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宝藏。可对于唐阳羽来说乾陵地宫之中的龙脉才更为重要,所以他不可能不关注。
那么乾陵地宫里,到底有多少文物呢?反正有一次老头子喝多了兴奋的告诉他:“保守一些说,最少有五百吨!这还不包括墓道里的那些条石,而那些造型各异刻有文字的条石,也是难得的文物。乾陵墓室的结构,是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通道,左右宫殿组成。左边躺着唐高宗,右边躺着武则天。懂了,小子?”
那么小的唐阳羽当然感兴趣,磨着老头子继续讲,老头子又喝了几杯更加兴奋,继续。
“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又各有四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史书记载,《兰亭序》在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在他脑袋下边。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而不在乾陵。可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把昭陵盗了,但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那么十有八九《兰亭序》就藏在乾陵里面。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这细说起来,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惟一敢废黜正统,戴上皇帝帽子的女人,只有武则天一人。她66岁时掀翻了李唐龙案,宫门外高悬起武周的旗帜,硬是当了15年皇帝,死后又敢在自己墓前竖起黑色的无字碑,一生功过任凭后人评说。唐高宗李治风流倜傥、病塌上草就遗诏,要把他生前喜欢的字画全部随葬入墓,估计书法大圣王羲之除《兰亭序》之外的精品都被李治带入了棺椁。”
“还有武则天其实更是才气横溢的一代尤物,可流传至今的《全唐诗》中,只收了她很少一部分诗作。武则天那么多失传佳作哪里去了呢?是否就葬在陵中?这实在是弥天之谜。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重见天日!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石破天惊,一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当时醉醺醺的老头子只字未提墓室中那车载斗量的金银珠宝。但是可以想象,乾陵一开,其间珍宝定会光耀全世界,不弄个世界第九奇迹才怪!
从那以后唐阳羽便疯狂的寻找一切跟乾陵有关的书籍和故事还有传说,越来越被乾陵的种种诡异神秘所吸引。当然最让他感兴趣的还是乾陵一次次躲过的盗掘之灾。
华府历史上的君王墓绝大部分都被盗掘或者损毁过,乾陵可以说是仅存的最为完整的帝王墓穴之一。但是这并不是说它没被盗掘过,相反一直都是各路盗墓贼和军阀叛贼的心头肉。
1960年的时候,当地几个农民放炮炸石头,一不小心竟炸出了武则天的墓道口。这个墓道口是真正的国家级绝密,盗墓贼们找了1000多年也没找见,黄巢40万大军挖了几年也没挖出来。此后,人们在这个墓道口上边手植了一棵华山油松,如今四面迎风,已成栋梁之材。
其实自唐太宗始,唐朝诸帝多以山为陵,以乾陵最典型。众多的石像和梁山北峰的高大形体,共同构成了乾陵雄伟壮观的气势。远远望去,可看见乾陵的形状恰似一个横卧的女人
对一座帝王陵墓来说,墓道口好比一把钥匙,若要发掘,相当完成了一半工程量。而在华府历史上,挖乾陵一事,早已有之。长达1200多年中,梁山上,就没有断绝过盗墓者的身影。小毛贼多如牛毛,正史里不记载,野史里也懒得写。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次之多,比较大的盗掘活动有三次。但是又都因各种原因中途停止而未盗成功。
唐末农民起义,黄巢声势浩大。他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直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挖走了半座大山。因为军中无饱学之士,不懂乾陵座北朝南的结构特点,结果因为挖错了方向,终没得手。
史载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是个有官衔的大盗墓贼。他率领兵丁一古脑掘开了十几座唐陵,发了一笔横财。因为手中有了钱,便驱动数万人于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挖掘过程十分不顺,遇到的天气总是狂风暴雨,温韬受了惊吓,才绝了发掘乾陵的念头。
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亲率一团人马,也想学学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在梁山上埋锅造饭安下营寨,用军事演习作幌子,炸开了墓道旁的三层岩石,最后却也没能捞得半点好处。
所以到目前为止,专家们一致认定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盗掘的陵墓。理由是乾陵墓道完整,而舍墓道,从石山腹部另凿新洞入地宫,难度很大,目前尚未发现新的盗洞。至于事实是否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只有等到打开地宫的那天才能得知了。
这些在老头子和唐阳羽眼里心里都不是事,因为他们从来不是贪财忘义之辈,唐阳羽一直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几千年来盗墓贼一直挖不动盗不走的不是乾陵而是乾陵下面的龙脉。
他之前跟着黄碧和乌鸦阿大阿二在大草原上寻找过成吉思汗墓,那是华府北方最大的一条龙脉,然后就是秦始皇的骊山陵墓之中早被斩断的那条断龙脉。
长安和咸阳一直都是华府国真正地理上的中心,既然骊山龙脉早已断裂并且即便是龙族强盛时期也无法将其修复,那么华府国从此应该国之不国四分五裂战乱不断。
哪里还来得几千年来的和平盛世繁荣之尊?
问题的关键点就在于在乾陵地下还有另外一条保存极其完好的中原龙脉,也被称为华府第一龙脉,龙脉之脉,龙脉之源。要比北方成吉思汗陵下面的金龙脉重要多了。
唐阳羽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把抓住庞媛媛的肩膀,眼睛却看向走在最前面的庞初心,“等等,神狼族是乾陵地宫的守护者,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