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红楼同人之老书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因这边原本不是长安街最繁华之处,人声却最为喧闹,引得成百上千的人来往观瞧。
中国人最爱凑热闹,古今皆同,所以明白的不明白的更是都往这边蹭,蹭过来了才看到是一间粮店摆的灯谜摊子。
也没什么嘛!不过是花灯做的精致点,灯谜出得难猜点。只是,嘴上在不屑,也没人抬抬尊步离开的。这些人都等着有人能猜出一个复杂的灯谜,他好记了明日在四邻街坊中好好显摆一番呢!
只是他们等啊等啊,那一模一样的“赏枫阁”是一盏接一盏地被领走,但是让人挪不开眼的漂亮花灯却没一个人拿得到。众人开始冒歪气儿了……“别是这出灯谜的自己都不知道谜底是什么吧!”
贾儒不理论,一眼瞥见这一拨挤过来的这几位里有颇为眼熟的——一个身形修挺、眉目含笑的,正是当年的永安世子、现在的永安都尉之子靳骁;走在最外面那个穿着银灰色银龙锦袍、披着玉色披风的男子,神情冷淡,棱角分明,身量却最高,只是看着面善;最中间那个雌雄莫辩、举止温和大气的身着月白四爪蟒袍,头戴云纹王帽,腰系双龙抢珠镶金边玉带扣,正是只见过几次面的北静王水溶。
西宁王府的次子和卫将军家的小儿子也各拿了一盏宫灯跟在他们身后,只是刚才那两人都被三人挡着,到近前才看见。
一见是这几人过来,贾儒心里就觉得腻味得很。
若是他们的祖父、父亲在此,贾儒或许碍于情面还要在这跟他们敷衍两句。但是是他们……这种身份比你高、年纪又比你小很多的人,怎么说话都觉得别扭。
其实贾儒一直没有入朝为官,除了那些明摆着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愿意跪人了。
作为一个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信奉马克思,曾经跨世纪的新时代根红苗正的知识分子,让他跪一个比他年纪还小很多的封建阶级旧残余,真是怎么想怎么接受不了。
但是形势比人强,该跪的时候,他也绝对不敢不跪。比如说——参加某个老太太的出殡仪式,路祭上遇到某个王爷的时候;比如说——召请他入国子监的诏书下达的时候……
仅仅这两次,他就受够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贾儒因此便越来越少在外面活动,越来越多闷在自己的地盘里……
见三人带着一大堆随从,直直冲着他过来了。永安世子家的小子靳骁跟他最熟,性子也最皮,上来便作揖笑道:“贾爷爷,您老身子还硬朗?我父亲问您好,您今日兴致倒好,元宵节人这么多也出来逛逛?”水溶、西宁王次子、卫将军幼子也过来问了好。
贾儒笑着抬抬手,算做回礼。他们不介绍中间那人,他也不问,只对靳骁道:“你父亲好?我身体还好,劳他记挂着。他今年捎来的东西都好,你替我说声谢吧。请他预备了好茶,我过了正月等人少了再去找他!今日高兴,我也做了几个灯谜,你们有兴致也猜猜?若是猜出来,整摊子上的花灯,你看上哪一个就拿哪一个;若是猜不出……”
靳骁吓的忙摆手道:“别,别……您还不知道我?让我玩这文绉绉的东西,还不如给我两下子来得痛快……好爷爷,您别去跟我父亲说……”说着目下四顾,看到摊子上的精致宫灯,不由赞叹道:“哇……真漂亮!贾爷爷果然是会玩的人,做得这样漂亮的宫灯,怪不得父亲时常说您可惜了。只是您也太不厚道了,既然不是真心要给人,还把灯做的这般好看,逗得人更加心痒,还用这样艰涩的灯谜故意为难人?”
两人说时,几人也跟贾敖简单地见了礼。贾敖不知为何对那贾儒不认识之人颇为恭敬,贾儒猜出一二,却不愿意点破,只故意逗弄靳骁这个可乐的小子,让贾敖父子去招待别的人。
说话时,水溶已经猜出了一个,“这个‘胀’字,谜底应该是太白的诗‘长安一片月’吧!”
众人品度一番,纷纷恍然。粮店掌柜已经殷勤地取下了那盏“大雁塔”的宫灯递了过去,水溶阻止了想要伸手接东西的贴身长随,优雅地拿过来,温和地把玩了一番,对另几人笑道:“这灯做得果然有趣,精致得很,你们几个不眼馋?”
旁边早有酸儒摇头晃脑地“啧啧”称赞了起来,也不再说老板是故意为难了,只等着这几人里有人能再得猜出的。三人挨个儿灯看过去,也有点头的,也有摇头的,还带一个在一旁看热闹兼捣乱的靳骁,终于卫将军家的幼子又猜出了一个四川望江楼的,谜面乃是“房”字,谜底则是杜甫《春宿左省》里的一句“星临万户动”。
贾儒跟他客气了几句,夸他“卫小友果然少年英才”。那姓卫的少年腼腆一笑,白玉般的脸上竟“唰”地红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