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红楼同人之老书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贾儒设想的虽好,但突发事件是没法控制的,他们还是没旅游成。他本来已经把贾琅科举考试前的辅导事宜都拜托给冯、吴两位好友了,贾b准备带上,家里诸事也都分派妥当,却没想到冯家传来消息——贾敉孕吐反应太重了!
原来正月里贾家一直都在忙着娶新妇的事,没顾得上别的。冯家看贾家每个人都那么忙,也没特意来告诉他们省得给亲家添麻烦,只自己尽力照顾着。
然而不知为何,贾敉从诊出来有孕那天开始就吃什么吐什么,有些食物比如鱼类、羊肉、油炸食品的味道还一点都不能闻,连补药都是灌进去又吐干净了。贾敉的公公婆婆都担忧得不行,大哥大嫂又不能指望,丈夫远在边疆不能相见,贾家这边一清闲就赶忙过来请亲家来看看,宽解宽解心中的郁结,看看媳妇的反应会不会好些。
廖氏看敉儿瘦的那个样子,还有苍白无力的面容,浮肿的下肢,心疼得眼泪止不住地流,骂道:“这促狭的小子,将来一定是个淘气的!这样折磨你娘,看你出来我打你不打呢!”贾儒摇摇头,心说:等外孙出来你就舍不得了!
贾敉的长子冯紫杰虽才一岁多,可是他父亲的样子基本上没怎么见过,稍微认人后的就特别黏他母亲,虽然才刚会摇摇晃晃的走两步,连话都只会发单音,却也知道不能蹬到母亲的肚子。这让他看起来特别乖巧懂事。
廖氏因女儿此刻的状况绝了出去玩的心,又开始了每日过冯家来照顾女儿的奔波,直到三四月间贾敉的症状才渐渐好些,可以吃进些东西去了。只是此时贾敉已经瘦得只剩下高高隆起的肚子了。
廖氏把家事全撒了手,好在杨氏果然是管家多年的,手段高端,管家诸事上手很快。贾家下人原有几个想仗着年纪资历不好好办事的,杨氏一个个都让他们慢慢挪了位,手里的实权渐渐也没有了。那几个老人来跟贾儒等哭闹,贾儒和廖氏这边正担心女儿呢,哪管那许多?全交由贾瑞处理。贾瑞虽然有心向着媳妇,不过也细细查问过了实情,众人都知道哪几个是爱搅事的,哪几个是刺头,贾瑞出头一料理,维持杨氏的决定,杨氏的威严渐渐也树立起来了,府内事务归于正轨。高氏早已跟贾敖又回任上去了。
贾敉的症状渐缓后,贾儒才放了心。
偶然想到贾b也4岁了,该开始启蒙了。除了认字外,廖氏也计划着让几个妥当的教养嬷嬷开始教导她认颜色、描花样、打结子等几项简单的工作。不过年纪到底还小,就算是上学也是每日只学一两个时辰,且管得也不严。
杨氏之幼弟杨炅今年方满7岁,却已背完了《诗经》和一大半的《论语》,而且还特别有礼腼腆,长得不是特别俊秀的那种,却让人觉得非常自然舒达,仿佛不是个小孩子一般。
贾儒对他非常喜欢。因贾琅、吴彻最近已经开始准备明年参加乡试了,更多时候是自己温书,然后练笔做文章让贾儒批改指导,需要他讲解经义的地方倒不多了。贾儒觉得光讲应试技巧真是枯燥又无聊,便叫杨氏常把杨炅接来家住。杨氏知道祖父是当代大儒,肯教自己的弟弟那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自是愿意,千恩万谢地把弟弟接来了。自此杨炅倒是十天里倒有四五天住在贾家。
春分这日,皇上带着三公九卿在郊外朝日坛祭祀大明神(太阳),贾儒自是没机会参观的。但他童心大起,看到别人在玩“竖蛋试验”,他也在家里带着贾b和杨炅玩起来。其实就是拿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贾儒虽然先失败了三四次,第五次总算成功了。杨炅和贾b都非常给面子地鼓掌欢呼,结果把蛋又震倒了。贾儒小郁闷了一下,结果发现后面更大的郁闷在等着自己……
“太爷、太爷,这鸡蛋为什么会竖起来呢?”贾b闪着可爱的大眼睛充满求知欲地看着他。贾儒不过是心血来潮,刚巧看到别人在玩罢了,这叫他怎么解释?难道说“这是因为春分这日地轴和太阳轴正好成了一个什么角度,所以平衡了?”他都不记得是什么角度了……贾儒愤懑地想:以后这种跟科学道理有关的古代民俗活动他还是不要参与了吧,他真的不想骗小孩子啊……
再一看杨炅,只见他虽然不好意思问,眼睛里却也是闪动着好奇。贾儒后悔得想要扇自己,只好按照封建传统的说法糊弄了两小一番,说这是某位春天出行的神仙带来的祥瑞。两小虽然没太明白,却还是点点头,还纷纷自己挑了许多鸡蛋过来试验。
贾b年小力弱手也颤,摆好了都容易被带倒,试了三十多回都没成功,连带打了一地的生鸡蛋,大哭道:“神仙不喜欢我,就知道欺负我;爷爷也不帮我,我不玩了!”跑一边生闷气去了。
小杨炅就好多了,一丝不苟地倒了又摆,而且即便是倒了的也几乎没打,□□次就成功了。贾儒不禁想到:果然是个细心又稳当的孩子,和我孙贾瑞这么大时相比谁又更好些呢……
为了哄回贾b,贾儒不得不答应寒食节时带他们出去放风筝。
贾瑞娶了新媳妇,两人琴瑟和谐,万事好商量,男主外女主内搭配得极好,只觉得自己的生活幸福得没边了。看弟弟依然在坚持不懈地每隔十天通过林家旧人往荣国府送东西,不由得摇头。想起那天他来找自己求主意,他还没出呢,贾瑞嘴角勾起一抹笑……
这天,黛玉随手打开府外林家老仆送来的一包新做的春衫,刚想交给紫鹃去放起来,却突然发现包袱底下放着一个挤得扁扁的油布包。打开一看,竟是一张薄纸,上面抄着一段笑话——
说有一个五十岁的老人有一个三十岁的儿子。这个儿子非常懒惰,从不做事,衣食全靠父亲供给。那老人为儿子的事忧心忡忡,便带着儿子一同去算命。父子俩都相信了算命先生的话:父亲可以活到八十岁,儿子也有六十二岁的寿命。
儿子知道了父亲和自己的寿数后,非常犯愁。父亲便安慰儿子说:“别难过!你才三十岁,还有三十二年的好日子过呢!”
儿子回答说:“我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寿命,而是你的寿命叫我难过。”
父亲听了这话,很受感动,含着泪说:“你也不必过于伤心!我还有三十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红楼同人之老书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十年的寿命嘛!”
儿子说:“我倒不是关心你的寿命。我仔细盘算了一下,你要比我早死两年,还有两年我靠谁养活?”
黛玉读了两遍,第一遍觉得有些可笑;第二遍却又觉得倒是发人深省。看这笔迹,虽然不是特别熟,却也认得出来是自己那位未婚夫的手笔。这笑话虽然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叙事,倒像讽刺某个有异曲同工之感的人似的,黛玉微微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