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曹操和袁绍虽然在迁都之后就开始不和,走向对立,但双方正式开战依然在公孙瓒、袁术死后。在曹操和袁绍结怨之后,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只可以说是“名亡实存”,要说结束就太过了。
这三种观点都是我个人提出来的,我在本书中采用的是第三种,也是我最认可的一种。
【双杰!】
曹操在迁都洛阳之后,他的智囊团再次扩充,迎来了两位攸关重要的人物,荀攸和郭嘉。在历史上荀攸、郭嘉和荀彧、程昱以及后来的贾诩并称为曹操麾下五大谋士。
荀攸,字公达,荀彧之侄。早在中平元年(184)就已经被大将军何进所征召,拜黄门侍郎。董卓之乱后,荀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商议准备除去董卓,但事情被泄露,荀攸也被抓住,幸好董卓很快就被吕布杀死,于是荀攸被释放,后出任任城相,但荀攸没有赴任,而是请求担任蜀郡太守,但因道路不通,停驻在荆州。
郭嘉,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年少有为,在二十岁左右就曾经北行去见袁绍,见过之后却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
于是郭嘉和荀彧一样离开了袁绍,一直赋闲了数年。
时间到了建安元年(196),在曹操迎天子到许昌后,荀彧被提升为汉侍中,代理尚书令,经常居于朝中理朝政,而曹操虽然征战在外,但军国大事都要与荀彧筹划,而荀彧居中持重无法分身,于是曹操向荀彧问到:“谁能替代您为我出谋划策?”
荀彧回答道:“荀攸、钟繇。”
曹操于是给荀攸写信说:“现今天下大乱,正是有谋之士费心劳神的时候,而您却在蜀汉静观时局变化,不是太保守了吗?”于是征召荀攸为汝南郡太守,入京任尚书。
曹操素来知道荀攸的名声,与他一交谈,十分高兴,对荀彧和钟繇说:“公达(荀攸的字)不是平庸之人,我能够与他谋事,天下事没有什么可忧虑的!”让他作了军师。
历史上颍川郡人戏志才,是个善于筹划的人,被荀彧推荐给曹操,曹操也很器重他,但戏志才死得早。
于是曹操给荀彧写信说:“自从志才去世后,我就没有可以与之计议大事的人了。汝川、颍川本来多有奇特人士,有谁可以继承戏志才呢?”
荀彧就推荐了郭嘉。曹操召见郭嘉,和他谈论天下大事。
曹操说:“能使我成就大事业的人,一定就是这个人了。”郭嘉出来后,也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真正主人啊。”于是曹操让郭嘉做了司空军祭酒。
荀攸和郭嘉日后长期追随曹操左右,多有良谋奇计,在曹操日后的军旅生涯中大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