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家

第172章 焦点人物

反封建作品,那才是最牛逼的啊,真正的寓教于乐!

实际上喜欢《西厢记》的读者或者观众,哪里在乎它反不反封建,只是觉得这部作品阅读、观看起来很过瘾而已,他们也不在乎男女主的脸谱化,反而觉得张生的轻浮猥琐很真实、接地气,有代入感,换了他们是张生的话,当然也会和男主做相同的事情。

至于矫情又假正经的崔莺莺,那也拥有足够的吸引力,因为作者那华美的文笔,将她的魅力完全呈现了出来,让读者怦然心动,而在表演的古典戏剧中,崔莺莺的演员肯定也是非常漂亮的,这也同样已经足够了。

所以说《西厢记》实际上真正面向的群体,是那些比较喜欢俗套狗血大圆满剧情的人民群众,像王德孚这种文艺青年,估计也就只能欣赏它里面的华丽文辞了,剧情、人物,都没法入文艺青年们的脸。

魔都的媒体们,将王德孚创作《西厢记》背后的目的,编排成了读者们喜闻乐见的“打脸”爽文桥段,打脸的对象,自然就是之前那些质疑王德孚古文素养的老牌派文人……

媒体们将这个故事编得有声有色,甚至还直接将之前叫嚣得最激烈的老派文人的名字都刊载了出来,倒是瞬间让对方也名声大噪了,只可惜是非常丢人的坏名声,简直就是被各种鞭尸。

而读者们当然看得津津有味,王德孚的粉丝们当然也非常喜闻乐见,编排这些背后故事的报纸,销量也节节攀升,可谓皆大欢喜!

有打脸的爽文故事,当然还不够,这创作《西厢记》背后,怎么可以没有那种更加让人喜闻乐见的八卦绯闻呢?

尤其是对于王德孚这种“风流名士”来说,像《西厢记》这种经典之作,那里面的女主,必须得找个现实中的原型人物啊!

不得不承认,魔都的媒体们,真的是神通广大,他们为了商业销量,就算是不择手段,也要挖掘到有爆点的新闻故事!

于是,梅小玉这个女孩被魔都的媒体们挖掘出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然后之前王德孚在某古典戏剧杂志上发表的随笔,也被挖掘了出来,这一切的一切,顿时就变成了一条非常完美的故事线。

魔都的媒体们,其编故事的能力,在这之后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得出的结论,当然是“风流名士”王德孚,为了博取自己的“新欢”新人花旦梅小玉的欢心,大笔一挥,以梅小玉本人为女主原型,创作了《西厢记》,目的当然是想要将梅小玉捧上位!

梅小玉因为魔都媒体们的这一通骚操作,顿时在魔都的媒体界声名大噪,甚至名气都要比她在苏州时大了,不知道有多少花旦,都对这位运气好到爆炸、得到话王大作家垂青的女孩,羡慕不已。

就连魔都的几家大型剧院,都已经向梅小玉剧组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可以来魔都表演《西厢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行御九州
行御九州
关于行御九州:作为被过继来的,扶风杨氏唯一后人。杨培风本该勤勤恳恳,在传宗接代上不遗余力。直到有一天他惊奇的发现,杨氏历代先祖竟满门忠烈,声名远播。书上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便散尽家财,一病不起;书上说得道者多助,他便施恩于天下,笼络人心。书上还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他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封九锡……书上的话,不能全信!天地不仁。杨培风愿以身殉道,光照万古。
闲时醉
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
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
关于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方凡得了长生果,苟在西域驿站中,一边收集功法,一边修练。数百年之后,世间起起伏伏,方凡依旧如故。踏足修仙界,方凡岁月无尽,一切都能慢慢来。种田,养灵宠,习练修仙百艺。人家终其一生,仅仅精通一门。方凡炼丹,炼器,阵法,灵植,星象……样样精通。他家老祖当年是我的小弟。老祖,老祖,你可回来了!本宗老祖尚在,尔等还敢犯禁!大道轮回,数万年后方凡无敌,自己便是那大道!
蚊香头家的小弟
偷香高手后传
偷香高手后传
关于偷香高手后传:在六如和尚的金庸世界中,击败明尊后,作为主角的宋青书已经达到了巅峰,后面便是他平定乱世、翻云覆雨的个人舞台
无辰少年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关于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乖徒儿,你上山多久了。嗯,师父,算上今天刚好十五天。十五天,好漫长啊,这样子,你已经学成并无敌了,下山去吧……老东西,你唬我……
花车巡游
骤变风云情
骤变风云情
关于骤变风云情:本书描写一个现代美女,穿越时空六百年前的明朝时代,去结下今生情缘的爱情武侠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贺雨柔以她绝色天姿貌美的娇容,赢得天下少年的爱慕。却不料在一场复仇的博斗时,竟会一见钟情,倾心爱慕于仇家江湖怪人杜经淋的大弟子鲍明。骤变的爱情,便产生了人世间情爱中错踪复杂的喜、怒、哀、乐、愁与悲……仅非如此,千里寻郎红颜震江湖,负心汉竟遁入空门中做了和尚,武林人士聚斗大比武等一系列惊心动
三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