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各军还在整理队伍时,马钊统领的邓唐步军,就向北方开拔了。
古代夜间行军并不容易。一是照明困难,夜路难行,视线不清,容易走失人员。二是方向难明,容易走错路找不到目标,或是不能及时抵达预定位置。三是古代的夜晚异常安静,旷野中一声咳嗽都能传出三五里。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自己,失去了偷袭的效果。
... --
最快更新晚唐逆流最新章节!
; 为了解决这几件事,古人也是经验丰富。
为了保持安静,古人的经验就是“衔枚疾进”,人衔枚,马衔草。嘴里都叼着东西,以防止发出声音。枚,其实就是一根筷子状的小木棍。让士兵们横着叼在嘴里,两头用细绳系在头盔上。不信的可以找根筷子试试,只要这么一叼,断难发声。此外,所有马蹄也都用麻布包好,以降低行军时的声响。
为了辨明方向,很多唐军将领都会夜观星象,通过天上的星辰辨别方向。但这只能辨别出一个大概。张寻对此并不满意。万一遇到阴天怎么办?他需要的是一支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的军队。
张寻的解决办法,堪称土豪。他竟然为所有唐军小队都提供了一只军用指南针。而且,指南针的磁针不知经过了什么处理,竟然能在夜间发光,让人一眼就看清所指的方向。
杨复光初见这种夜光指南针时,大惊失色。还以为张寻是用价值连城的夜明珠打造的磁针。这也太败家了!没想到张寻竟然还说,这样的指南针,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原来,这种夜光指南针是邓州甲坊司的又一款拳头产品。
在张寻的指示下,李暮亲自带队实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一种以闪锌矿为原材料的荧光粉。这种军用夜光指南针上,就是涂了这样一层荧光粉。
同时,这种荧光粉还有一个更大的用途,可以解决夜间行军容易掉队的难题!
张寻给每一个参加夜间作战的士兵发放了一个手表盘大小的圆形小木片。木片上涂了一层荧光粉,在夜间会放出像萤火虫一样的幽幽绿光。几十米范围内,都能清楚的看到。唐军将这只小木片贴在肩头的护膊上,夜间行军时前后之间可以清楚的看到对方的位置,就不会出现掉队的情况。其隐蔽性,比过去手举火把的办法要强多了。
……
四更天将了,启明星东升。齐军大营。哨兵换岗。
一老一小两个睡眼惺忪的哨兵爬上了望楼。那个老哨强睁着朦胧的睡眼,向四周望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敌情。就准备再睡个回笼觉。却忽听小哨说了一句:“伯(bai),你快看,萤火虫搬家呢!”
老哨循着小哨说的方向一看,发现黑暗之中,出现了成片成片的星星点点,好似成千上万只萤火虫正向着齐军大营飞来。
老哨顿时大惊失色:“你个怂娃!萤火虫搬家还排队吗?还不快点敲锣!”
齐军哨兵发出预警时,唐军已经距离齐军大营只有五百步远了。预警的锣声一响,裴仲就下了一道命令:“点起火把!”
很快三千只火把就被点燃。唐军骑兵发起了冲锋。
最外围的齐军根本来不及穿上衣服,睡帐就着了火。火借风势,一顶接一顶的帐篷被引燃。齐军大营中到处都是痛苦的哀嚎,火人遍地奔走,倒毙之后还在挣扎抽搐。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味道。
今夜同时出动了九支唐军,此时却只有三支唐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发起了进攻。西面是故意留给尚让逃跑用的。那个方向,埋伏着齐克俭的八千锐卒。另外六支唐军的任务是在外围撒网,防止齐军化整为零,从别的方向突围。
张寻分析,以尚让的狡猾,未必肯乖乖的往西跑。别的方向必须也有伏兵,才能有十成的把握抓住尚让。
齐军大营。烽火连天。火海的中央,正是尚让的中军大帐。
当北面率先火起时,尚让还能沉得住气。他迅速叫来众将,有条不紊的布置着反击的策略。他的底气,主要来自于对敌我双方实力的判断。
尚让认为,偷营的只可能是咸阳的唐军。整个咸阳城中,只有两万不到的人马。这次偷营,又能投入多少人?这可是一座三万人的巨大营盘。光帐篷,就有三千多顶。即便没有一人抵抗,任凭唐军来烧,烧到天明,都未见得能烧完!
可是,他这边还没布置完,就接连传来南面、东面遭袭的消息。尚让彻底傻了。唐军到底有多少人?从哪冒出来的?
众将劝尚让趁西面还没有遭袭,立即突围。尚让却说:“唐军敢围三缺一,想必是已经织好了口袋,就等着我往里面钻了。呵呵。西面绝不能走,为今之计,只有……”
尚让的话还没说完,就听一个哨兵来报,大营的西面,竟然也出现了一股唐军!
尚让听了,竟然哈哈大笑:“换做是我,绝对不会这么打。连围三缺一的道理都不懂,如此猴急的想要抓我!无趣,实在是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