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一章说到,冯太后置拓跋宏亲母李夫人于不顾,在公元467年亲自抚养皇长孙拓跋宏,这个太过露骨的政治信号使得原本稳定的北魏政坛重起波澜,而原本平静的冯太后与皇帝拓跋弘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到了公元469年的时候,这道裂痕进一步变大了。
公元469年,皇帝拓跋弘年满16岁,按照拓跋鲜卑的旧例,皇帝拓跋弘要在这一年亲政,而我们的冯太后需要在这一年归政于皇帝,自己则退居二线,颐养天年了。可事情并未像这样发展。
史载公元469年6月,北魏帝国立皇长子拓跋宏为太子,并依旧例赐死了拓跋宏的生母李夫人。这个事件极其不正常,参考文成皇帝拓跋浚亲政之时,标志性的事件有两个:一是立太子,杀亲母;二是铸金人,立皇后。冯太后当年就是铸成金人,被册封为文成皇帝的正宫皇后的。而在拓跋弘亲政的469年,北魏帝国只是立拓跋宏为太子,赐死了太子亲母李夫人,而并未册封新的帝国皇后。事实上,终献文皇帝拓跋弘一生,也没册封皇后,遍观整个《魏书.皇后列传》,在开国皇帝拓跋珪之后,也就献文帝拓跋弘一朝只追认了太子的亲母为皇后,而并没有铸金人的正牌皇后。(拓跋珪之前为“代国”,一切规则还未成型;肃宗元诩后北魏大乱后分裂,也就不谈什么规则旧例了。)
这个事件暗示着冯太后此时并未完全归政于拓跋弘,由于没有新册封皇后,此时的冯太后依然把控着“皇后”的权利,甚至延续着由于“辅政”而稳固在自己身下的帝国最高权力,但迫于朝堂“保皇派”的压力,冯太后在469年应该还是给予了拓跋弘部分权利。可以想象,已经成年的拓跋弘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不畅快,和母后的对立情绪油然而生就不难理解了。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无疑继续激化着冯太后和拓跋弘这对母子的对立关系。
公元470年秋,北魏帝国的老对手柔然汗国又蠢蠢欲动了,柔然汗国此时的汗王叫郁久闾予成,是郁久闾吴提的孙子(参考“马踏柔然”),号称部真可汗。当年北魏世祖拓跋焘把柔然汗国狠狠教训之后,当时的大汗郁久闾大檀含恨而终,他的儿子郁久闾吴提开始奉行“和亲政策”,大打和平外交牌,和北魏保持了良好关系。但政治的天空就是风云变幻,后来吴提以及其儿子吐贺真对北魏态度渐趋转变,虽然在正面战场不敢和北魏过招,但在遥远的西域地区,一直和北魏帝国进行着较量。到了吴提孙子部真可汗这一代,柔然的鹰派势力再次抬头,史载部真可汗又来犯边。
可柔然汗国欺负一下西域小国还行,北魏帝国的骄兵悍将们可不是吃素的,史载献文帝拓跋弘立即策划并指挥了亲政以来的最大一场战役:拓跋弘命京兆王拓跋子推从西路进军,任城王拓跋云从东路进军,汝阴王拓跋天赐为先锋,陇西王源贺率各军为后继部队,镇西将军吕罗汉留守朝廷。诸路大军和拓跋弘在女水河畔会和,迎战柔然。史载柔然一触即溃,不堪一击,北魏军乘胜追击,杀了5万人,受降1万多人,缴获战马、武器不计其数。女水从此改名武川。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拓跋弘领导的这一次对柔然的大胜,是天大的喜事,如何又能激化拓跋弘的冯太后的关系呢?下一章我再和大家详细剖析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