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不得天天享清闲,不过是担心别有什么受委屈的,积在心里,还不得你去哄着?这后宅里,你原本是一妻一妾,现在又多了一个,三个女人一台戏,再加上孩子们,一个个的也大了,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我自然要一碗水端平了,莫叫人怨我偏心才好,偏偏我也难做,杜氏有个正室身份,我也不便说管她,唉。”
张氏这话原本就理歪,正室与妾,一主一奴,身份天差地别,张氏却想一碗水端平,把妾抬的和妻一样高,这无疑是打正室的脸了,真是可笑,更可笑的是,梅家恩并不觉得张氏的话有何不妥,反而自责让娘因为自己的妻妾之争操劳,心里就更不敢半点多想了,唯有连声感激和惭愧,“是儿子不孝,让娘不能安心享福,这般年纪了,还要主持事务、调理后宅……”
张氏满意的看着儿子一脸虔诚的自责,呵呵直笑,拍着他的手道,“你又心重了,咱们娘儿俩说几句体己话,偏你总这样,你的孝心,当娘的都知道,你只管处理好你的公事,这府里上下都有我呢,我虽然老了,也还能动,总要亲手打理好,别让你公事私事两头牵挂才好。”
梅家恩就感动的将头埋在张氏膝头,一声不吭。
张氏抚着他的头,就喟叹着絮叨些陈年往事,也不说别的,只说梅家恩那年离家上京赶考,到张氏带着铺盖来京定居那几年,“……你不在娘的身边,看不见你,娘日夜都在担心你挂念你,考得好不好不要紧,做不做大官也不要紧,有没有宅子娶不娶媳妇也都不急,只念你孤身一人在外,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有什么为难的事、使绊子的人,想你想的坐立不安,整夜整夜的睡不着,熬出一头的白发……”说着就落下泪,一滴滴掉在梅家恩头上,灯花忽闪,赫然映着张氏一头几乎乌青的头发,张氏已六旬好几,这样年纪的老人,还没有多少白发,也并不多见的,多少说明张氏的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只是梅家恩因此想起那几年正是与杜氏相识相爱、最后娶她进门的时间,更想到那时的自己因为有了杜氏而意气风发、我行我素,却让娘苦成这样,此刻只恨不得感动悔恨到哭死在张氏面前谢罪。
张氏却是见好就收,扶起儿子,端详着那张酷似亡夫的脸,反笑道,“瞧,这倒是我的不是了,平白让你哭一场,快抹了眼泪,时间不早了,你去杜氏那里歇着吧,若是因为我,叫你们夫妻生了隔阂,就是我的罪过了。”
梅家恩一怔,杜氏?明显情绪还没恢复过来。
张氏却又握了他的手,摩挲着,语重心长的劝导,“杜氏毕竟是正室,她就算有什么不好,你也该忍让一些,就是我做婆婆的,也理当担待着,刚才我和你说的处理金钗的事,你一会去了,可不要提起,便是一个字也不要提,就是她主动说起,你也只说尊重她的处理就行,你可听见了?”
梅家恩有些糊涂,自己并不认为杜氏处理这事有什么不对啊,不过一件小事,杜氏这点处理能力还是有的,她既然处罚郑氏,郑氏必有不对之处,怎么娘却好像误会了我的心思,反复说这事,难道另有内情,杜氏真的处理不当?刚要细问,张氏已经摆手,只说“你又多想了,我如今老了,只求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其他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话就更让梅家恩纳闷了,只是看张氏一脸倦意,只得作罢,恭敬的点头应是。
张氏含笑就撵他出去,刚转身,却又叫住,想起来什么似的,道,“明儿得了空也去看一眼桂芬,唉,想必也想着你……抄抄经也是好事,让她历练历练,她那性子,也不让人省心,跟了你这么些年,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还不长心眼……下午又翻出来一个镯子,好像说是郑家祖传的,送给了二小姐,给二小姐赔礼,二小姐也收了,这事也就罢了,你只去看看,安慰安慰,也别太明显了,要不就落了杜氏的脸了,还有章氏那边,不要冷淡了,也不要走的太勤,毕竟只是个妾,去的多了,杜氏要伤怀。”
句句似有话外之意,却句句话都是为杜氏着想。
慈祥宽厚的娘,不知究竟做了什么的妻子。
梅家恩心里忍不住比较着,脸色有些深沉,一语不发就往外走,这时,就听门外有些响动,富贵在帘子外请示,说是郑姨娘的丫头平安过来,禀郑姨娘有些头痛,求老太太个药丸,又打听老爷是否回府,是否需要准备宵夜。
张氏看着梅家恩,梅家恩在门口站了站,淡淡锁眉,只说,“不舒服就早点休息吧。”径直出门去了,也没说去哪里。
张氏就盯着那还在晃动的布帘子,直到方妈妈进来,才收回目光,很是厌烦的叹了一口气,问,“看着往哪去了?”
“在院子里站了一会,瞧着是往西去了。”方妈妈说着,用手指了指西边。
张氏面上的恼色就加重了几分,“一点长进都没有,这样沉不住气,白费我一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