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魁首

第二百六十七章 激情辞职

士林中人,并不这么看,他们是浪漫的,但是出于本能,又格外关注官场,林卓出道以来,第一次遭遇到满屏的差评。

大街小巷的大头巾们,无不对林卓仗势欺人、霸道嚣张的行径甚为不齿,甲戌科等待殿试的同科贡士们,情绪也有点儿不稳定,流言风语的,不绝于耳,汪秉宜和孙继皐等人出奇的缄默不语。

**星老实不客气,趁机裹挟了很多同道,对林卓大加挞伐,倒是李三才和魏允孚在做着一些挣扎,反复说林卓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他不是这样的人云云,终究螳臂当车。

偶像人物虽然大家追捧,但是形象反转,轰然倒塌,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有爆炸性才有兴奋点么。

林卓红的耀眼的名头,缓缓冒出了漆黑的滚边儿,佞幸两个字贴在了他额头上。

这时候,申时行的府邸,一场动员活动,别开生面。

“大人,如今木已成舟,中央军大权已然旁落,何必再生枝节?”翰林院的老先生对申时行在这个点儿突然要举行一场运动很不理解。

“不然不然,前段时日林卓气焰正盛,我等只能避其锋芒”申时行面如平湖,眼神深邃,“如今局势转换,林卓恶名远扬,正是我等的机会”

“可是,这个,林卓势大难制,恐怕不能轻举妄动……”吏部的老下属也有些顾虑。

“是呀,大人,如今,只要事涉林卓,辅大人不一言,天官张四维甚至无耻附和,此诚不可与争锋……”

“论及实力话语权,固不如也……”

申时行却吃了秤砣铁了心,坚决要强干。

“如此,或许可以从林卓兵权太盛,行事酷烈,或有异心二志方面入手”老大铁了心,大家只能建言献策,指出了最能触动朝堂神经的要害部位。

“不不不……”申时行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就弹劾作风问题,弹劾他妻妾过多,眠花宿柳,弹劾他乳臭未干,不懂养生,年轻人呐,太差劲儿,要知道,一滴精可是十滴血,哎……”

众人看着申时行摇着头长吁短叹,感觉日了整个动物园。

用这个弹劾林卓,弹劾这个金刚不坏的男人,老大人,恐怕老年痴呆矣。

申时行的弹章消息传到林家的时候,林卓正在做幸福的木偶人,规规矩矩履行成亲前的繁琐手续,林家大宅也在史无前例的骄奢淫逸之中,各种大红灯笼高高挂,全家上下,能搞成红色的地方,绝对不搞其他颜色,高葵这个五岁小破孩儿,都给硬生生打扮成了红孩儿。

“什么,申汝默竟敢如此?骂我乳臭未干?”

“卧槽,还说我不懂节制?以后有硬不起来之虞?我实在受不了这个委屈”

“不行,我要辞官,我不干了”

“赶紧的,把这封奏折递到通政司,本公子不跟他们玩儿了”

……

石破天惊,面对大风大浪,始终坚韧无比遇强愈强的林大公子,却受不了申时行的下三路辱骂。

痛快无比地上奏折要辞去本兼各职,撂挑子。

官场这成年人游戏太糟心,还是玩儿真正的成年人游戏有意义。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关于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李彻穿越大庆王朝,成为皇帝最不受宠的皇子。太子诬陷他,皇帝冷眼旁观,堂堂皇子被逼的当众撞柱自杀!天崩开局,又被封到关外东北,李彻却丝毫不慌。他人眼中的苦寒贫瘠之地,其实富含各种矿产资源,拥有全国最优质黑土地和养马地。东北寒冷?无法耕种?我一季的收获,够大庆全国吃上三年的!东北偏僻?难以发展?煤炭、炼铁厂、水泥路、火药厂......我奉国的科技领先你们几百年!东北
橡皮泥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关于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穿越后,遇到被调戏过的林冲娘子,人家正迟疑要不要自尽,但不认识她的高衙内扭头就走:这妞怎么不整容就出来吓人。林冲野猪林即将遇害,高衙内跑出来尴尬解释不好意思,害错人了。年轻美貌的李清照,坐于汴河边,思索最后一句画龙点睛词为难时,小高衙内哼着小调路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惊为天人……平日里狗仗人势的泼皮无赖官宦子弟们,被整的怀疑人生,无奈惧于大奸贼高太尉权威敢怒
青冥宝宝
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
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
关于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曹刘莫名身穿三国时代,迷茫困惑悲痛复仇转变坚定,在这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寻找着回家的路!
翊扬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关于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这是一本遵循唯物史观、以正史和相关史料为基础的小说,非无脑吹)一块宇宙时空碎片,让李缘拥有了穿越过去时空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华夏大世、也为了不让历史上的那些遗憾发生,他直接去往了大一统开端的秦国,去见了那位刚亲政的始皇。李缘:我是来帮你开创万世皇朝的!始皇:寡人有自信,不需要帮!可见到原本大秦那二世而亡的命运后,嬴政改口了。先生,可否教我改变历史?我就是为此而
最后一个修仙者
凛冬长夜
凛冬长夜
关于凛冬长夜:一名现代的社畜,死后穿越到明末一名普通百姓的身上,他是接受命运,成为满清治下的顺民,安稳活到老,还是竖起旗帜,驱除鞑虏,恢复华夏文明,甚至让华夏文明再次伫立在世界之巅。
柿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