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都赞成,有人就问起了这第一笔银子怎么粉。
杜菀儿道:“这第一次得的二十两,我的想法是,一家一百文,在场的人,不包括我家,一共是四十二户,二十两,分了之后还有十五两八钱。这剩下的银子用作建作坊。作坊建好之后,第二次交货的银子,除去十两,大家都平均分。”
“各位,咱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你们想想,咱们作坊建好,能够大量出货了,但红薯总会有不够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用钱去买。当然,大家也可以自己多种些红薯,来卖给作坊。”
“以后,粉条的名声打出去了,就会不止只有醉仙楼一家酒楼了,还会有其他的酒楼,私人,挣的钱不止那么一点。”
“那多余的钱用来做什么呢!过年的时候,可以给每家每户发一个大红封,图个好的兆头。咱们村虽然离官道不远,但村中的路不行,这个也可以用这笔钱来修。更重要的是,咱们村可以请先生来教导村里的孩子,这样,就不用去其他村上学了。”
“以后,说不定咱们村也能出一个像隔壁李家村那样的当官的人呢!”
“只要作坊不倒,咱们村就不会有人吃不起饭!”
“……”
杜菀儿把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一的说了出来。
村民们越听越热血。
上学,当官。
古人很尊敬读书人的,觉得那是人上人。
六石村的人,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读书认字的人上人,可他们没钱,温饱都没解决,怎么让孩子去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