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香锦绣

第九十八章 斗艺

最快更新荷香锦绣最新章节!

p;她反复吟唱,众人似乎被她的吟唱惊到了,一时大殿中寂静无声,她的声音听上去更加清奇、悠长,当她最后吟唱结束时,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此时,一阵拍掌声响起,众人一看,原来是陆御。

此时,皇后娘娘开口道:“沈姑娘唱的真是好听,本宫都被迷住了”

又转头对王贵妃道:“王妹妹,你觉得如何?”

王贵妃道:“不过是投机取巧罢了,臣妾觉得还是安姑娘的琴技更胜一筹”

此时,陆御忽然开口道:“娘娘,刚刚听了沈姑娘的曲子,只觉得这把琵琶似是找到了主人,今日便将此琵琶赠予沈姑娘,请皇后娘娘见证!”

长孙皇后听后吃了一惊,这把琵琶可不是凡物,刚刚墨影拿进来时,她便有些疑惑,现在听到陆御的话,终于明白他的用意了。

原来,此琵琶名为独幽,乃是长公主生前所用过的,后来长公主去世,陆御便将它珍藏起来,现在竟然赠给了沈荷,长孙皇后便知他心意已决。

此时,大殿中的有些认识此琵琶的贵妇也是心中暗暗惊讶,没想到这个陆二公子竟然对这位沈姑娘如此看重。

皇后娘娘沉吟了片刻道:“御儿,你真的想好了,要将此琵琶赠予沈姑娘?”

陆御点头道:“回娘娘,此乃命定,御儿想好了!”

皇后娘娘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沈姑娘,你便收下此琵琶吧!”

沈荷还有些摸不着头脑,此琵琶看上去便很贵重,她本想不收,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既然皇后娘娘都开了口,若是推辞岂不是矫情?

便道谢道:“谢谢陆大人将如此贵重之物相赠!”

这时候,安若水的脸色已经完全变了,看上去一片煞白,而王贵妃也是面色不豫。

她心中暗暗生气,陆御这样将琵琶在大庭广众之下送给沈荷,那样这场比赛还有何意义,谁胜谁负又有何用?

这时,陆御忽然站起身来,走到殿中,朝长孙皇后跪下道:“皇后娘娘,御儿还有个请求,请舅母成全!”

长孙皇后听后有些吃惊,陆御一般不开口称她舅母,平时都叫她娘娘,以示尊重。

现在忽然开口叫舅母,必是重要之事,便道:“御儿,在这里都是自家人,但讲无妨!”

陆御抬起头,道:“御儿与沈荷姑娘心意相通,情深意笃,想请娘娘成全,准予我二人结为百年之好!”

众人听后都惊讶得看着陆御,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沈荷也惊讶得看着陆御,没想到他竟然此时当着这么多人便提出来。

虽然知道他是做戏,但心内还是有些不太适应,感觉心跳得特别快,脸颊也有些发红,不敢抬头看众人,只在心里暗暗感叹:这是两世以来,第二次有人向自己示好,不过,还是一场做戏而已!

皇后娘娘也是惊讶不已,她看着陆御一脸坚定的神色,便知自己多说无益,可是若是要让她答应,她又觉得过于草率,正在犹豫之际,忽听门外有公公叫道:“皇上驾到,恭迎圣驾!”(未完待续。)

<!--gen3-1-2-110-22341-258342469-1483861411-->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关于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穿越到大明,朱桂获得系统。从此,将种花家历史,从大明翻篇。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然后蒸汽纺纱机,高速铁路,大炮,钢铁洪流……蓝星历史,从这里改写,凡是铁轨所到之处,皆我大明国土,凡轮船所过之处,皆我大明海域!如有不臣者,皆杀无赦!听读这话,朱元璋都麻了。行,你行,皇位给你,你接着奏乐,接着舞!
何意啥思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关于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大魏皇帝常年勤政,积劳成疾,将不久于世。女帝年幼,且朝廷局势愈发动荡,皇帝遂命魏武王返京辅政。软萌可爱的女帝向魏武王撒娇道:皇叔,帮帮朕可好?好吧。.....十年后,众朝臣进谏,让女帝繁衍后嗣,巩固大魏根基。美若天仙的女帝在魏武王耳旁轻语道:皇叔,帮帮朕可好????......
三月渭城
惜芳时
惜芳时
关于惜芳时:作为冷宫里的公主,楚心从小就知道想要得到什么,便要靠自己去算计,只是人这一生总有累的时候,尤其是在绝望过后寻到一处暖阳而又被毁灭之时。…楚心:你可以算计任何人,但千万不要也算计我。萧止:任何人都是我手里的棋子,但你是我的整颗心。…一场有意的错嫁让这些承诺落了空,楚心明白自己终究也成了一颗牺牲的棋子,那一刻所有的承诺誓言通通便不做数,她绝不原谅。数年后萧止盯着那宫殿处燃起的熊熊大火,双目
芋圆奶茶
我不叫谢石头
我不叫谢石头
关于我不叫谢石头:程序猿谢石意外穿越到魏晋时期,竟然偶遇了竹林七贤?!只对历史有一点的了解的他,该怎么应对自如?开始他荒诞的穿越之旅!
欧阳安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关于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贾珏穿越到红楼世界成为贾家庶子同辈。他借助系统,凭借现代知识与过人智慧,在异族扣关时活捉单于,回朝掌握兵权。贾府之中,他收服诸多原着女子。贾珏一路改革创新,以理性、机智、心狠手辣的手段向着目标进发,开疆拓土。他在这个红楼时期的世界里,凭借各种金手指,开启一段强爽之旅。
书山有路秦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