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我在殡仪馆工作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什么东西太疯狂了?
再疯狂有你们这帮不吃不喝不睡觉的疯子疯狂吗?
他妹的,你们这帮大老爷们儿工作狂就工作狂呗,别拉着我媳妇一起疯行不行?你们不知道女孩子熬夜很容易变成黄脸婆吗?我找到这么漂亮一女朋友容易吗?别跟着你们给熬成黄脸婆了。
我心中腹诽,脸上却不动声色,走到童教授身边,道:“教授,看你这么兴奋,该不会是有什么重大发现吧?”
“这青铜柱子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你自己来看看。”
我跟着童教授来到人群之中,朝青铜柱那里一看,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这也太夸张了吧?
昨天晚上我离开的时候,青铜柱子的根部只是挖了个一米多深的坑而已,现在已经成了一口深井,下面有考古队员在井下拼命往下挖掘,上面都已经搭起了架子,开始用绳索和铁皮桶往外运泥土了。
“多深了?”
“已经超过十米了。”童教授的眼睛中充满了疯狂之色。
“这不太符合常理吧?”
“是啊,按理说这根本不可能铸造出来,简直太神奇了,你看看这上面的花纹。”童教授一脸兴奋的说道。
这青铜柱子已经彻底脱离了科技的范畴,也许有人听不明白,但是我只要一解释,你就会立刻明白。
金属的铸造并不是普通人想的那样,直接把金属熔化灌进去,凝结就可以搞定了,越是巨大的金属物件,就越是难以铸造,而且长度越长,就越是考验工艺。
比如铸造这根青铜柱,它本身的重量都要有好几吨,铸造的时候,需要几吨重的青铜熔汁,先不说浇筑工艺,光是这些青铜熔汁搬运起来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古代又没有起重机,这几吨重的高温金属熔汁是如何搬运的?你要说先铸造一段,等到冷却了再铸造下一段,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分子结构的缘故,不同阶段冷却的金属熔汁不会完美结合,会形成断面。
而且别的都不讲,就算这青铜柱子按照工艺铸造完毕了,又是怎么运进这山洞的?几吨重,十几米长,就算是用马车在平原运送都会遇到无数麻烦,更何况是地形多变狭小的岩洞中?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青铜柱子是外星人帮着制作好,又帮着搬运进来,十几米长的一根青铜柱子,是如何在这两米高的岩洞中竖起来,再埋入地下的?
我越是想,就越是觉得脑子里一片混乱,不由得想起了之前看到的有关秦朝的解密节目,中间提到过秦国的青铜铸造工艺,因为金属疲劳度,六国的青铜宝剑只能达到50厘米到60厘米,再长就会折断。
但是秦朝的青铜宝剑可以达到80厘米甚至到94.8厘米,是因为剑身做了特别的金属弧度,可以有效缓解金属疲劳度。这种金属弧度要精确到丝米,以现代的科技和工艺都难以仿制,秦国又是依靠什么做到如此精密?
眼前这个青铜柱的制造工艺,比起秦剑的工艺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外星人做的,还是如传说中的一般,古人可以沟通神灵,借助神灵的力量,完成这些现代人都无法完成的壮举?
我用手电筒照着那青铜柱,仔细观察起来,上面刻满了诡异的花纹,初一看觉得杂乱无章,仔细看去,却能感觉到这些花纹的排列顺序有着一定的规律。我有种感觉,这是一种我们不能理解的文字,上面铭刻的是一篇文章。
而且更奇怪的是,按照道理来说,这样的青铜柱子,为了稳定性,应该是下粗上细,要不然也应该是粗细均匀才对,可这根青铜柱子却是反其道行之,最初在泥土之上的直径有碗口粗细,越往下越细。
现在到了十多米深的位置,据下面的考古队员说,竟然只有乒乓球直径的粗细了,童教授生怕这青铜柱折断,还特意让队员们搭了承重架,来分担它的重量。
我看着这青铜柱的情形,总有种奇怪的感觉,觉得这青铜柱子似乎有些似曾相识,仿佛在哪里见过,却又怎么都想不起是在哪里见到的。
正当我胡思乱想之际,下面负责挖土的考古队员传来了消息,他们在对讲机里说,已经挖到了底部,下面是一块巨大的石板,石板上还刻着奇怪的花纹,这青铜柱子深深的刺入了那石板中,也不知道是怎么穿进去的。
“不行的话,你们先拍两张照片,上来休息一会儿,等我们研究过了之后,再考虑怎么做。”
“好。”下面的三个考古队员在对讲机里应答之后,忽然道:“教授,这里好像有个机关,好像是可以打开的,我们准备打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