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

1.第一章:长陵

王珣本以为以沈曜的气度算是人中龙凤,直到见了越长盛,方知天外有天,此人拥兵之众可谓一方霸主,但举止有度,不免让人产生亲近之意。

沈曜:“本当昨日就到,江北天寒,这两日起了风雪拖慢了行程,让你们久候了!”

“只要鞑子军一日未攻进这泰兴城,来的都不算晚!”越长盛笑道:“诸位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了,越某已差人打点好营帐住处,待用过晚膳再共议抗雁之策如何?”

众人纷纷颔首,越长盛正想让身边的亲兵为他们带路,刚转过头,眼眸瞥见王珣,蓦地大喝一声:“小心!”

王珣原本站在角落里偷偷瞄着越长盛,正困惑着他如何会注意到这边来,等回过头才看到身后一只受了惊的马向他疾奔而来,王珣猝不及防的闭上了眼,忽闻一声马嘶长鸣,有人堪堪勒住了缰绳,让马儿原地转了一圈方才稳住。

来人动作太快,快到在场所有人还没做出出手的反应,马儿已乖乖巧巧的静了下来。

“沈曜,我让你们带些兵马粮草来……”那人用手指轻轻替马儿顺着毛,含笑问:“你怎么把你儿子给带来了?”

沈曜的嘴角不易察觉的抖了一下,“越二公子,沈某尚未娶妻,哪来的儿子?这孩子是我们从潜龙寨救下来的,他是金陵王家王瑜庭的公子。”

越二公子……越长陵。

王珣缓缓睁开了眼。

那是他见到越长陵的第一面。

那时西天落日沉没,暮霭浓浓重重,那人一身赤红战袍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平心而论,越长陵肤色黝黯,眼皮微肿,半张脸上戴着银色面具,绝对与俊俏二字沾不上半点边的。

但王珣不知为何整个人都被晃的有些眩晕,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越长陵自然不会去留神一个孩童的千头万绪,倒是越长盛从沈曜那儿知晓了始因,当即叫来军医把王珣带去细细诊治,这年头树敌倒不如结缘,来头越大越要慎而重之才是。

如此,越长陵反倒觉得沈曜带来个麻烦,他那狂妄的性子本也懒得再多说什么,等走出几步后,又折返回头,看了沈曜一眼:“对了,有个人一直想要见你。”

越长盛瞪了越长陵一眼,沈曜不明就里,只快步跟上前去。

但他很快就明白了。

刚步入营帐内,就听到一声熟悉的哀怨:“沈盟主,你可得救我啊……”

沈曜瞠目结舌的看着一个头戴毡巾,生的风流韵致的男子被五花大绑在一张太师椅上,“流、流景兄?”

那男子哭丧着脸,用看着救命稻草的眼神盯着沈曜:“是我是我。我被绑架到这儿来足足七日了,这七日我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你来救我于水火之中……”他话说到一半瞥眼看到越长陵在把玩一柄长剑,咽了咽口水愣是没往下说。

沈曜道:“越二公子,大家也都是旧识了,不知流景兄是犯了什么事……”

越长陵收剑入鞘,理所当然道:“我大哥说‘付流景智谋无双有经纬之能,如他这般人才若能纳为己用必能有助大业’,所以,我就把他请来了。”

付流景用一种崩溃的表情看向越长陵,“你确定这是请?”

“若你不是总想着逃跑,我何必浪费一根绳子?”

“浪……”付流景咂了砸嘴,“我不愿留在军营中过这种刀口舔血的日子这是我的意愿,沈盟主你说句公道话,他们这样和山匪强盗有什么分别?”

沈曜轻咳一声,婉转道:“其实……越公子大可晓之以理来打动流景兄,这样用强也未免……”

越长陵像是把这话给听进耳了,他看向付流景,面无表情地道:“付公子,国之大难,匹夫有责……”

付流景飞快答道:“对,匹夫有责,可我不是匹夫。”

越长陵慢悠悠道:“漠北军毁我疆土,我们岂可视若无睹,坐以待毙?”

“但我们也绝不能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越长陵端起茶盏:“人生自古谁无死……”

付流景眯着眼:“早死晚死差很多!”

“……”沈曜顿时觉得就这么把付流景绑着或许也是个省事的办法。

月凉如水,北溟峰下的夜更是冷峭凛冽。

小小的营帐自然御不了多少风寒,王珣裹着一层毛毯整个人缩在暖炉旁烤火,一边搓手一边问道:“你确定没有听错?那人当真是付流景?”

观伯用铁钳加了一块炭火,点了点头。

王珣微微蹙起了小眉头,“能把这样行踪不定的智囊给找来,看来越家是下了不少功夫。”

观伯道:“他们用了那样的方式,只怕付流景未必肯为他们出谋献策。”

“那也未必。”王珣压低了声音,“我听父亲说,付流景不仅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同时也是个心肠极软之人,他被绑在军中眼见敌军攻来,就是为了自保也会竭力相助,否则,越长盛早就阻止这看似荒诞之举了。”

此刻若是有旁人在场,定会惊疑这一番言论是出自一个九岁孩童之口,但观伯似乎习以为常,只道:“公子假称自己是王家的人,不怕有人识出端倪?”

“金陵王家的小公子自幼体弱多病,极少现于人前,与我的情况有七八分相似。再说,纵然沈曜起了疑心,他更不会轻易放走我们,否则,我们哪能顺理成章的进到这越家大营?”

观伯叹了口气,“公子此举未免太过冒险了……要是老爷还在,定不会……”

王珣抬了抬手,示意不必把话往下说,他缓缓踱到营帐门边,掀开帐帘,发觉外头的风雪已停,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他说完这话又开始剧烈的咳了起来,观伯连忙替他披上毯子,碰到王珣冰凉如水的手,叹道:“公子的风寒症愈发重了,方才我在这军营附近发现有几眼汤泉……”见王珣皱起了眉头,他加重语气道:“得让身子熨暖和了,才能熬过这几日。”

这大营驻扎所在山头下能有眼温泉,本是个士兵们舒缓身心的好去处。

不过这些日子战事吃紧,漠北军随时有可能突袭,全军皆是枕戈待旦的状态,自然没人敢三更半夜的去溜号泡汤泉。

观伯一路把王珣抱到林口才把他放下,替他拢好了毛麾,示意自己会在外头盯梢,让他不可贪泡的太久。

月光柔和似絮,如一盏天灯悬在幕色中,让这雾气氤氲之地添了些光晕。

空气中飘荡着一股纯天然的硫磺气味,王珣一步步踏进浅浅的雪地里,一袭凉风拂来了暖意,他走到热气蒸腾的汤泉旁,蹲下身,用手探了探水温,泉水沸且清,令人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钻入池中驱一驱寒。

他正想褪去上衣,却在转眼间看见了散落在池子边的赤红色战袍以及半张银色面具。

未等王珣反应过来,只听“哗啦”一声响,有人倏然从池中站起了身。

明月下,一头墨色青丝微卷着披泻而落,那人半身浸没在泉雾缭绕中,整个体姿都呈现着柔韧妙曼的线条,虽然夜浓,依旧能看出那肌肤下隐隐透出一层胭脂之色。

似是察觉到身后有动静,那人微微侧转过身来,带着慵懒与不可一世的神情,顾盼而来。

眼前的一切仿佛不像是真实的,只看到那人的颈中挂着一颗明珠,发出淡淡的幽光,衬得整个人容若朝华,而右眼边状若焰火般嫣红的胎记为之所摄,不可逼视。

一霎间,王珣惊得像一块石头,半痴半傻的戳在那儿。

他从来从来没有想过这世上会有这样荒唐的一件事。

越长陵,是一个女子。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渊鱼
渊鱼
关于渊鱼:主角是燕国的一个杀手,在一次刺杀任务中被人设局重伤濒死,却被刺杀目标所救,授以剑道,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发现自己早已生在局中,为了查找真相,步步为营,潜伏,拨开种种谜团,在江湖和庙堂掀起血雨腥风,主角最终能否找到答案?一剑万里问苍天,快意春秋尽风流!
季飞
少年仗剑江湖游
少年仗剑江湖游
关于少年仗剑江湖游:群像,同行,鲜衣怒马时,不负少年行。一位远离朝堂纷争的皇子,一位鲜衣怒马的少年,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女,江湖义气,江湖侠女,并肩同行,闯荡江湖,性格作风完全不同的几人,却又有着相同的江湖气概………一人一剑,难逢知己,闯荡江湖,最幸运的莫过于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函凌
嘉佑拾遗录
嘉佑拾遗录
关于嘉佑拾遗录:嘉佑是北宋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这个年号一共八年。嘉佑年间,并不是史书中所记录的国家和平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庶的黄金时代,反而危机重重。其一与辽、西夏边争愈演愈烈;其二国家财政收入日减;其三社会动荡民变频繁。包拯曾经上奏:诸路饥馑,万姓流离,府库空虚,财力匮乏,……夷狄盛强。欧阳修也直言不讳:夷狄外强,公私内困,盗贼并起,蝗旱相仍。当此时期,一个民间的秘密组织竹林会应时而生,
AFOOL
守襄樊
守襄樊
关于守襄樊:二十一世纪的少年意外高位截瘫后时魂穿回异世界古代小孩身上获得健康身体,只想好好活一回。殊不知世道险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权者是不会让不听话的能人存在威胁自己统治的,于是张平为了自保和复仇决心以樊都为根基对江陵帝都发起挑战,虽然自己势力薄弱,但母亲生前经营的天宝号可是整片大陆上无法企及的存在,自然拥有无数能人异士衷心追随,他们都将成为复仇的助益!张平会让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明白经济基础
超爱吃莲藕炖排骨
行御九州
行御九州
关于行御九州:作为被过继来的,扶风杨氏唯一后人。杨培风本该勤勤恳恳,在传宗接代上不遗余力。直到有一天他惊奇的发现,杨氏历代先祖竟满门忠烈,声名远播。书上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便散尽家财,一病不起;书上说得道者多助,他便施恩于天下,笼络人心。书上还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他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封九锡……书上的话,不能全信!天地不仁。杨培风愿以身殉道,光照万古。
闲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