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志有定法,脱于俗流

最快更新曾国藩修身十二法最新章节!

天生为凡人,怎能脱流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忠于自己的理想和选择就获得了脱离世俗的心志。

志向,与其说是奋斗的目标,不如说是生存的意义。

立志是一个人成事之根本。任何人欲成就大事业,就必须要先立志。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诸葛亮讲“志当存高远”。曾国藩的同僚胡林翼说:“人生决不该随俗浮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惟其如此,我们应自立自强,努力做众人所不敢为、不能为的事情,上以报国,下以振家,不负此昂藏七尺之躯。”他所以说得好,是因为他说得全面、朴实,说的我们可以做到。当然说的和曾国藩最为接近的是王阳明,他主张在学习和奋斗之前要先立志,不立志就好比种了植物不培根不浇水,只能是徒劳无功而已。这种观点与曾国藩主张的以志为本是一个道理。

立志是一个慎重又多思的过程。曾国藩曾为立志心神不宁:“自从去年十二月如日后,我常常忧心忡忡,不能自持,若有所失,到今年正月还是如此。”这大概是志向不能树立时,人就容易放松潦倒,所以心中没有一定的方向就不能保持宁静,不能宁静就不能心安,其根本在于没有树立志向啊!

曾国藩不仅为无志而忧,更为有志而叹:“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有大抱负,才有大动力、大毅力、大魄力,也才会有大境界。所谓大抱负不是好大喜功,不是好高骛远,而是放眼天下,志在四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谓大魄力也不是有勇无谋地一味付出,而是危难时刻的果断与冷静、谨慎与精明。可以说,想确立远大的志向就要先学会放下小的情怀。过多地咀嚼一己之悲欢,就会看不到脚下的土地、身边的世界,也意识不到自己对天下的责任,当然不会有大的气象和作为。

曾国藩在二十岁以前,虽然跟随父亲勤奋读书,但并没有大的志向。道光十年(1830年)其父曾麟书将其送到衡阳汪觉庵先生处进行学习。一年后,又回到本县涟滨书院肄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曾国藩眼界大开,增长了锐意进取的精神。为痛下立志之决心,他毅然将原字伯涵改为涤生,按照他自己的解释,“涤”就是“涤其旧污之染”,“生”即“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寓意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出淤泥而重生。

他给自己定下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这也是曾国藩传于后世的最经典名句。

早年的曾国藩,就经常自比于李斯、诸葛亮等“布衣之相”,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名相,千古流芳。随着其学识的增加,思想的逐渐成熟,对其志向的思考更加深人和具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神雕龙骑士,执掌全真我无敌
开局神雕龙骑士,执掌全真我无敌
关于开局神雕龙骑士,执掌全真我无敌:长生,无系统。穿越神雕侠侣,变成龙骑士,为保性命,勤修苦练,改变剧情,获得一线生机。随后历经多个朝代,见证武侠之历史兴衰
虚心的青竹
穿越回唐之盛世华章
穿越回唐之盛世华章
关于穿越回唐之盛世华章:在当今繁华喧嚣的现代都市,秦文龙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考古学才俊,同时也是一位痴迷于中华传统武术的高手。他的生活原本按部就班地在考古研究与武术修炼之间交替进行,然而,一次看似平常的考古发掘,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
仁怀县的羽田小鸠
武侠世界行
武侠世界行
关于武侠世界行:吴成一个活在小说世界的信息生命体,需要通过人类信念,才能获得灵力,才能在小说世界得到足够力量,才能得到小说世界认同。
宗参渊复
武神
武神
关于武神:以丹田,送葬神明!以手中剑,扫清寰宇!我是苏青玄,我以武神之名,镇压诸天!
白衣洛阳
综武:请叫我改命大师
综武:请叫我改命大师
关于综武:请叫我改命大师:孤儿江寒携意外穿越到综武世界。这里有南明、中唐、蒙元、北宋、西域诸国并立。每收一位孤儿弟子,江寒便能获得此人物全盛期三项武学!逆转原本孤儿命运,可获改命点。杨过,张无忌,双龙小子,游坦之,小鱼儿、阿飞、韩柏,狄云……无数孤儿被江寒带上独孤峰。几年后,孤儿们依次下山。学会的杨过,不尊世间法,邪气凛然;的张无忌,横扫千军,建国称帝;的双龙,称雄江湖,横马立刀;的小鱼儿,顽童恶
亿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