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志有定法,脱于俗流

曾国藩认为立志为必须步骤,但光有志向还不够,更需要“勤”、“俭”、“明”、“孝”、“信”等素质予以辅助,几方共同作用才能够达成志向。

“勤”是曾国藩本人谈得最多,体会最深的品质之一。它与曾国藩的“力行”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说,“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无论居家、为官、治军,皆以“勤”字为本。自古以来,当政之人皆以“勤政爱民”为训;为官之人只有勤于做事才能造福于一方百姓。曾国藩也深知这一点。他不仅率先做到,还勉励部下做到“身勤”、“手勤”、“口勤”、“心勤”,所以说,“勤”的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

鉴于明清统治阶级的奢侈腐败导致的深刻的社会危机,曾国藩主张戒奢崇俭。他认为,这样既可以减少应酬开支,又可达到“俭以养德”的效果。他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息则难望有成。”这一点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明”既可指办事能力,又可指道德修养。曾国藩说:“大抵莅事以‘明’字为第一义……凡高明者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由此可见,心明眼亮,办事明快,有效率有水平是实现志向的必备素质。

曾国藩说:“盖君子之孝,尤重于立身,内之型家式乡,外之报国惠民。凡吾行事足以令人钦仰者,皆吾所以敬吾亲也;凡吾德意足以令人感恋者,皆吾所以爱吾亲也。推此以求,则尊显之道事业无穷。”他认为只有立身立志方能更好地行孝,孝在这里不是狭义的尊老而是广义的惠民,亲人不只是父母,还有天下所有值得敬佩和尊重的长辈。有一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味。他把尽孝与立志巧妙地结合起来,所以他能有比别人都豁达的心胸,事业有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曾国藩认为,“失信”为清朝官吏无为堕落的根源。为了挽救其堕落,纠正封建士大夫奸滑、浮伪的恶劣作风,他以“诚信”相标榜。他说:“信,即诚实也。一言不欺,一事不假,行之既下,人皆信之。”

曾国藩指出的以上几个方面,正在于个人的精神修养。曾国藩认为,精神的修养,全是内心所要做的功夫。

所谓治心之道,皆属于精神修为。由古至今,凡有所成者无一不注重精神所得。只为做事而做事与为志向而谋事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而只有达成志向的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丰收才是不流于俗之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偷香高手后传
偷香高手后传
关于偷香高手后传:在六如和尚的金庸世界中,击败明尊后,作为主角的宋青书已经达到了巅峰,后面便是他平定乱世、翻云覆雨的个人舞台
无辰少年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关于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乖徒儿,你上山多久了。嗯,师父,算上今天刚好十五天。十五天,好漫长啊,这样子,你已经学成并无敌了,下山去吧……老东西,你唬我……
花车巡游
骤变风云情
骤变风云情
关于骤变风云情:本书描写一个现代美女,穿越时空六百年前的明朝时代,去结下今生情缘的爱情武侠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贺雨柔以她绝色天姿貌美的娇容,赢得天下少年的爱慕。却不料在一场复仇的博斗时,竟会一见钟情,倾心爱慕于仇家江湖怪人杜经淋的大弟子鲍明。骤变的爱情,便产生了人世间情爱中错踪复杂的喜、怒、哀、乐、愁与悲……仅非如此,千里寻郎红颜震江湖,负心汉竟遁入空门中做了和尚,武林人士聚斗大比武等一系列惊心动
三水飞
综武:我是菜鸡但我叔叔猛啊
综武:我是菜鸡但我叔叔猛啊
关于综武:我是菜鸡但我叔叔猛啊:(不修仙+不玄幻+无系统+不无敌+不圣母+不种马?……那你们看个锤子?不是单女主,但是肯定不会集邮。)这个世界很乱,朝堂上诸葛铁胆两个神侯在掐架;东厂曹督主和西厂汪厂公在互骂;武当和少林在江湖上暗中较劲;雪月城与白云城割据一方;青龙会和百晓堂背地里拱火。重生于此,在综武世界没练武天赋没金手指,那就只能靠身份和后台了。开门,官府送温暖!
别说话了
江湖九万里
江湖九万里
关于江湖九万里:一场宫廷变故,惊起江湖风云。林去忧原欲独行天下,未料命运引他踏入波涛汹涌的北州十二城。见过江湖百态,尝尽世间离愁,他逐步揭开父皇暴毙的谜团,孤身闯敌国,最终成就一段帝王传奇。一路走来,初心未改,心中依旧是那片未曾忘却的江湖。
卿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