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乎乐 弹琴峡题壁
泠泠彻夜①,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襟翠袖②,莫教泪洒英雄。
【注解】
①泠泠:清凉、凄清的样子。彻夜:整夜。
②唤取:呼唤。
【典评】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羁旅塞外的苦役愁思,所以悲凄有加,柔情不够。“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纳兰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一生最大的心愿,他希望遇到一位知音,但是茫茫天地间,谁会是他的知音呢四周寒风猎猎作响,天地没有回音,让企盼知音的纳兰更加孤苦寂寥了。
“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忆古思今,纳兰看着这几经风雨变化的塞外,那些驰骋疆场的英烈们,是不是也像他一样,立于这苍茫的天地间长叹嗟嘘呢?
其实在纳兰的众多诗词中,并不多见如此平铺直叙的作品,可绝不能因此而否认这类词的价值。纳兰的七古《填词》明显地体现出了他的词学思想,那首诗写道: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醉醒。
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眼泪。芒鞋心事杜刚,只今唯赏杜陵诗。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
纳兰认为填词与作诗是相同的,要侧重比兴、写忧患,一定要抒发真情、有所寄托,因此就必须用到比兴,寄托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兴此焉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