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起胭脂灭

第114章 影随玉霞关(1)

“为慎重起见,还是速速上路为宜。只有真正进了自家国界,臣才能安心。若情况属实,半日之内必定有信报。”临昭深知自己的使命,不敢有半点大意。

如此,奚桓携胭脂于凌晨时分匆匆上了路,径直往西。一路上,两人惴惴不安,都在猜想着赤奴城开战的可能性。果然,翌日清晨,赤奴城送来十万火急的信报。可惜那信使背上有箭伤,追上队伍后还没来得及说话即整个栽倒在地,断了气。

奚桓坐在马车内,抖着手拆阅了信件。信是军师禹浩所书,字迹极端潦草,想是时间紧迫之故。阅完信件之后,奚桓神情大变,手一松,信件掉在脚边。

胭脂手一勾,拾起信件,扫了一遍,不禁骇然,慌了神地高声大叫:“临昭,临昭……”

一直驱马于马车左右的临昭不用想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臣这就下令即刻起日夜兼程回国。”

“太慢!必须弃车骑马!你速将逐月牵来!”奚桓将车帘儿一挑,整个人钻了出来。胭脂则七手八脚地收拾着赶路用的必需品。

见着奚桓脸色前所未有地阴霾,临昭将原本想问的话都吞了回去,只道了一声:“是。”

“等等,让庄杰也换骑马。”奚桓又道。

须臾,两百多号人,弃车骑马,踩踏着晨光飞一般地驰骋。那张字迹潦草的信签随着八月的风飘了起来,在滚滚烟尘中打了几个转之后,落在地上,上面写着:军心生乱,祝将军欲擒肇事首领,反遭暗算;燕陌大军已至,恶战在即,臣定以死报国;望圣上及早回国,以图来日方长,小心修越。

最后一句,才是关键!

奚桓、胭脂均有伤病在身,各单乘一骑,颠簸于马背上,半刻也不敢耽搁。

途中,胭脂问奚桓:“桓,修越是谁?”

奚桓似未听见,并无回答,心里是极清明的。修越乃褚旭国禇旭国玉伯侯世子,堂堂雾烈附马之尊!军师何以单单提及这个人?除了寒山一战,似乎还在哪与此人打过照面,而且还不止一次。

胭脂发觉奚桓异样,又问了一次。奚桓仍是未答,一边骑马一边回想,究竟在哪里见过此人。眼见问不着,她只好便驱马接近临昭,问了同样的问题。

临昭自然不能说实情,只说修越为褚旭国人,亦是雾烈国惠宁公主的驸马。

胭脂将‘修越’两字重复念了好几次,越念越感觉熟捻,自言自语地道:“我怎么觉得这个人的名字特别熟悉?”

临昭一听这话,忽然感觉不太对。难道她想起了什么?

“临昭,军师为何让我们小心这个人?”胭脂接着又开问。

恰巧前方士兵折返回来报:“禀告团主,前方发现可疑人物!”

临昭神经绷紧,吩咐下去:“注意警戒!”又对胭脂道:“娘娘与圣上莫慌,臣带些人前先行一步。也许只是些山贼毛寇。”

话是这么说,胭脂依然提心吊胆,靠回奚桓边上,抻手搡了他一把。“桓,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在想军师为何提及修越!”奚桓转头,左右不见临昭,便问:“临昭呢?”

“说是发现可疑人物,带人亲自查看去了。”

“是应该谨慎。咱们还得有整整两天时间才能抵达玉霞关。只要一过玉霞关,一天路程便可到达漕州。”说到这儿,奚桓往赤奴城深深一望,不禁热泪盈眶。

“你怎么了?”胭脂轻轻地问。

“没,没什么!风沙迷了眼睛而已。”奚桓掩饰着情绪。他是伤感,甚至有些颓丧,计划了几代人的征服计划就这么没了,死伤将士如此众多,损失惨重,却落得个一切必须重来的结果。

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于他,胭脂只能装作乐观:“桓,大不了一切重来。统一大业,如果这一代不行,那就下一代继续;如果下一代还不行,就下一代的下一代再继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
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
关于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你说什么?江湖第三次医术交流大赛竟然没有叫我去当评委?什么?神农院竟然把我从荣誉院长里面除名了?他们这群没有现代医学知识的古代草包。难道把人治死就不算医仙了?老沈,你听到了没?我心情不好咱们离婚吧!沈长生缓缓睁开双眼:人间又污浊了嘛?
温一壶老狗
余龙携妻闯仙界
余龙携妻闯仙界
关于余龙携妻闯仙界: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九都座上客
渊鱼
渊鱼
关于渊鱼:主角是燕国的一个杀手,在一次刺杀任务中被人设局重伤濒死,却被刺杀目标所救,授以剑道,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发现自己早已生在局中,为了查找真相,步步为营,潜伏,拨开种种谜团,在江湖和庙堂掀起血雨腥风,主角最终能否找到答案?一剑万里问苍天,快意春秋尽风流!
季飞
少年仗剑江湖游
少年仗剑江湖游
关于少年仗剑江湖游:群像,同行,鲜衣怒马时,不负少年行。一位远离朝堂纷争的皇子,一位鲜衣怒马的少年,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女,江湖义气,江湖侠女,并肩同行,闯荡江湖,性格作风完全不同的几人,却又有着相同的江湖气概………一人一剑,难逢知己,闯荡江湖,最幸运的莫过于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函凌
嘉佑拾遗录
嘉佑拾遗录
关于嘉佑拾遗录:嘉佑是北宋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这个年号一共八年。嘉佑年间,并不是史书中所记录的国家和平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庶的黄金时代,反而危机重重。其一与辽、西夏边争愈演愈烈;其二国家财政收入日减;其三社会动荡民变频繁。包拯曾经上奏:诸路饥馑,万姓流离,府库空虚,财力匮乏,……夷狄盛强。欧阳修也直言不讳:夷狄外强,公私内困,盗贼并起,蝗旱相仍。当此时期,一个民间的秘密组织竹林会应时而生,
AF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