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的包围圈越缩越紧,城内的白鹰军弹尽粮绝损失惨重,可是他们依然不肯投降。这些人在司令官和政委们的号召下,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守城战中,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阻击战同样非常激烈,西方的战斗还一些华兰军六个师凭借着朗斯峰以西的大片山岭地带构筑工事,抵挡着西部地区白鹰军的进攻。这些白鹰军虽然人数众多却是弹药缺乏,攻势并不算激烈,但为了逃命他们还是在努力的发动进攻。面对着超过三十万白鹰军的进攻,这一路的指挥官薛岳中将采取步步为营节次抵抗的方式,牢牢坚守着阵地。
因为构筑了数十道防线,华兰军并不死守其中一道,而是抵抗一段时间就放弃一道,以松懈对方的士气。薛岳很清楚这些白鹰军的拼命是为了逃跑,如果当面的防线坚不可摧,他们将会拼尽全力发动进攻。如果能看到逃走的希望,大多数人就会开始明哲保身,出工不出力了。
当连续攻克数道防线之后,这样的情况就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白鹰军的攻势在逐渐减退。薛岳也不会闲着,他派出大量小分队迂回到敌军侧翼和后方,以夜战和偷袭的方式,大量歼灭敌军有生力量,消灭敌人的斗志。
比起薛岳所部的轻松应对,坚守东部麦库克——科尔比一线的守军就不那么轻松了。指挥这个防线的是林育容中将,这是个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的人。在战斗中他的部下伤亡率极高,但这些官兵却偏偏对他又非常拥护,因为他在下层官兵中平易近人,作战时从来不待在后方的指挥部,而是亲赴第一线指挥战斗,所以许多人都愿意在他的麾下作战。
这一次林育容中将所率领的两个军在处于平原地带的两座城市之间,构筑了正面宽大的防线,以阻挡来自东部的白鹰军三个集团军增援丹佛。
这是一场众寡悬殊的战斗,也是一场不容有失的战斗。战前林育容在配置了全军的防御阵地之后,只发布了一道命令,各级指挥官必须掌握自己的部队,人在阵地在,除非所有官兵都被消灭,否则阵地不许丢失。各部队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凡有逃兵现象者,皆就地枪决不必上报。
这道命令激发了华兰军的斗志,各部队积极构筑工事,以各种方式阻止白鹰军的前进。以两个军的十万兵力,对抗三个集团军的四十多万部队,这样的实力悬殊太大了。
为了挡住白鹰军的进攻,华兰军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每个阵地都在全员阵亡之后才丢失。而处于第二线的部队往往在阵地失守以后还会发起反冲锋,夺回己方的阵地。在麦库克至科比尔一线的各个要地上,到处都散落着双方的官兵尸体,白鹰军以每天损失两万人的代价,却只能推进五十到一百米。
双方官兵似乎是牟上了劲,他们完全不顾及伤亡的进行死磕,为了避免己方的崩溃,华兰空军只好倾注极大的军力,帮助华兰军的防守。白鹰空军也不甘示弱,双方在这片战场的空域内展开了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