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的日常

第94章 落

最快更新庶女的日常最新章节!

又是一年春来早。

曼春早早的就起来了,童嬷嬷也已经穿戴好了,叫人兑了些温水服侍她梳洗了,看看外头天色,见太阳并不是太好,便从一旁拿过昨天就已经洗净熨平的外出衣裳,挑了一身略厚实些的,仔细地服侍她穿好。

今天要出门,曼春没有像平时那样梳双平髻或丱发,而是梳了分肖髻,挑了支蝶恋花的步摇和两朵粉色珠花插戴了,耳朵上一对金镶玉桃的耳坠,童嬷嬷左看右看,仍是觉得太素净,也不怎么出挑。

曼春年纪还小,原本就不必往头上插戴太多首饰,尤其今天她穿了件嫣红色绣报春花的夹衣,若是再戴一头花儿,简直……想不出会是什么样子。

童嬷嬷也知道自己伺候的这位姑娘的脾气,不过她还是觉得小姑娘应该多打扮打扮,遂不死心地从装绢花的盒子里捏了支粉色堆纱花儿送到曼春面前,“姑娘要是嫌红的太艳,那这一支呢?”

曼春有些无奈,接过来,对着镜子比了比,倒也还和珠花相衬,别在了头上,“满头插带着,实在太累赘。”

童嬷嬷笑道,“今天出门不光有大姑太太她们,说不得还要遇上别家的太太小姐,上回黄姑娘头上不就戴了朵红的?也好看得紧——”

眼看时辰就要到了,曼春问道,“姐姐那边怎么样了?都准备好了吗?”

遣人去问了,果然唐曼宁那边也差不多了,正要打发人来问她,小五道,“大姑娘今天穿了件橘红色的,绣了大朵的芍药,好看哩!”

今天既然是要出门,跟着的人就不能少了,不仅童嬷嬷跟着,宋大家的和姚氏也都要跟着去,小屏身子不舒坦,就留了年纪小的春雁在家里,又托了守信家的看顾着些。

春雁眼巴巴地瞧着小五和春波换了新做的衣裳,看了一会儿就转回来,见小屏脸色有些苍白,又担心道,“小屏姐姐?”

小屏朝她笑了笑,小声道,“二姑娘既然留了咱们俩看家,一会儿等她们走了,咱们就落锁,厨房里还有些栗子,咱们弄个火盆烤来吃。”

这话正好叫曼春出来听见了,她笑道,“你们俩倒是会找自在,也罢,只要不把这房给烧了,随你们怎么折腾,屋里的果子糖还有不少,你们要吃就拿去吃,等我们回来带好吃的,左不过出去半晌。”

这些小丫鬟一向由管她们的嬷嬷管教,只要规矩守住了,曼春并不多过问,反而在吃喝用度上很是宽容,并不苛待。

小屏幼时家里境况不好,才被送进唐家来做了丫鬟,她的身子一向不如小五壮实,前几日来了初癸,人难受得站不住,小脸白的跟雪似的,曼春一看不对,赶紧叫人去医馆里请大夫,好在抓来的药倒也管用,几帖药喝下去后就没再疼的直打滚儿了。

曼春又让人熬了红糖姜茶,里头搁上鸡蛋大枣,天天早晚一盅,叫人端给小屏吃,也不叫她做事。

小屏吃了药稍稍好些就要下床找活儿干,“躺了这么久,浑身都不得劲。”

童嬷嬷她们就劝她,“这个时候不好累着,姑娘这是疼你,等你好了,再好好伺候就是。”好歹把她劝住了,按着她躺回去了。

过年时的热闹已经消弭,回忆起正月十六那日的事,那一场令人惊魂的暴乱却仍旧横亘在人们心头,令许多人心有余悸,乍一听闻被俘的海贼、凶逆及其朋党要被押解上京候审,全城都轰动了起来。

街上大部分的店家已经重新开始营业,但还有一些铺子,虽然已经收拾过了,乱象不再,却仍旧空着,时不时的还能看到有些地方挂着白幡。

曼春她们便是要去和唐妍会合,唐妍做主在酒楼包了临街的雅间,要看衙门押解俘虏们上京。

唐曼宁和曼春到了的时候,雅间里已经有人了,唐妍今天倒是没带女儿出来,她身边跟着的是石家二姑娘,见两个侄女来了,她道,“怎么才来?”

唐曼宁道,“路上人多得很,堵得厉害,听说今天俘虏要离城,都出来看哩,我们险些就过不来了。”

姐妹两个坐下了,见唐曼春没什么精神的样子,石二姑娘道,“她怎么了?怎么这般萎靡?”

唐曼宁看看妹妹,小声道,“这一路过来,看见不少挂白幡的。”

石二姑娘亦是怅然,“确令人不忍目睹……”

过不多时,黄通判和杨通判两家的女眷们也都到了,黄太太是个消息灵通的,道,“城里有几家大户牵头,要大做法事,为城里城外枉死的无辜百姓超度。”

杨太太也道,“清虚观也要做大道场哩。”

唐妍也听人提起过一耳朵,此时便问,“是谁牵的头?”

这一次海贼上岸作乱,城里城外死伤了不少人,若是要为了这个做法事做道场,怎么着也得请些德高望重的高僧法师来,这可不是寻常人家能办得到的。

黄太太道,“是几家富户乡绅合办的,听说要请三百僧人做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如今都在议论哩。”

唐妍笑笑,问杨太太,“怎么清虚观也要凑热闹?”

杨太太笃信道法,听了唐妍的问话,倒也没不高兴,“哪里能少得了呢?道长们也是悲天悯人。”

…………以下是回忆的分割线…………

正月里,十五前后的几日是全城最热闹的时候,尤其十五这日,城里大开元宵之禁,彻夜欢乐,不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百姓们走出家门逛灯市、赏花灯、猜射灯谜,还有放焰火、舞龙舞狮……街市上、寺庙里更是辉煌百倍,各式的灯树、灯楼鳞次栉比,期间自然不免有攀比争竞之意。

唐曼宁和曼春姐妹两个原本想出来看花灯,无奈唐辎有公务要办,不放心姐妹两个出门,让人找了做灯的匠人在花园里扎了一架灯山,又买了好些花灯挂在家里。

然而在家里看灯,再怎么热闹也和外头不一样,唐曼春还好,唐曼宁盼这日子却已经盼了好久,得知十五这一日要被关在家里,整个人都没了精神。

原本她还指望着请唐妍带她们出去看灯,可李家也是不巧,进了正月乍暖还寒,李姿年纪小,在自家院子里玩了一场,出汗嫌热就趁着服侍的人不注意把衣裳脱了,光着脚在屋里跑,虽说很快就被服侍的人发现了,可还是受了凉,她又嫌药苦不肯吃药,一来二去病就重了。

她虽不是唐妍亲生,然而从小养到现在,也和亲生的没有两样了,她这一病,李家上下忧心,唐妍一边要管着家事,一边还要操心几个小的,哪有心情上街看灯?

唐曼宁不死心,总还盼着大姑母唐妍能够派人送信来,叫她们一起去看灯。

盼啊盼,直到元宵端上了桌,听说李家送来两盏宫灯,唐曼宁“啊”了一声,失望之情无以言表。

曼春看到她这个样子,忍不住抿嘴笑,收到白眼一枚。

那两盏宫灯颇为精致,提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盏绘了美人,一盏绘了花鸟,上下缀了大红缨络,漂亮极了。

那送灯的婆子来时就得了嘱咐,道,“这灯是今年新得的,我们太太说了,家里事忙不能出来了,两位姑娘也好好待着,别四处跑,外头一到这个时候就乱的很,年年都有好些走失了的,骨肉分离,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话就带着训诫的意思了,两人站起身听了,道了谢,又给了那婆子厚厚的封赏,问,“你家姑娘今儿好些了么?”

听说李姿肯吃药了,唐曼宁就笑,“这小丫头!”转脸吩咐人,“把挂在西厢没点着的那几盏灯取来。”

待小丫鬟把灯取来,原来是一盏红眼睛的兔儿灯,一盏粉紫色的蝴蝶灯,还有一对小小巧巧的走马灯,唐曼宁道,“这是我们两个做表姐的给她的,让她看了心情也能好些,告诉她,好好养病,乖乖吃药,过两日我们去看她。”

&n... --

最快更新庶女的日常最新章节!

nbsp;   等那婆子走了,唐曼宁失望地叹了口气。

曼春摆弄着那两盏宫灯,看得目不转睛,道,“这上头的画儿是谁画的?不像是匠人的手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守襄樊
守襄樊
关于守襄樊:二十一世纪的少年意外高位截瘫后时魂穿回异世界古代小孩身上获得健康身体,只想好好活一回。殊不知世道险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权者是不会让不听话的能人存在威胁自己统治的,于是张平为了自保和复仇决心以樊都为根基对江陵帝都发起挑战,虽然自己势力薄弱,但母亲生前经营的天宝号可是整片大陆上无法企及的存在,自然拥有无数能人异士衷心追随,他们都将成为复仇的助益!张平会让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明白经济基础
超爱吃莲藕炖排骨
行御九州
行御九州
关于行御九州:作为被过继来的,扶风杨氏唯一后人。杨培风本该勤勤恳恳,在传宗接代上不遗余力。直到有一天他惊奇的发现,杨氏历代先祖竟满门忠烈,声名远播。书上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便散尽家财,一病不起;书上说得道者多助,他便施恩于天下,笼络人心。书上还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他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封九锡……书上的话,不能全信!天地不仁。杨培风愿以身殉道,光照万古。
闲时醉
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
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
关于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方凡得了长生果,苟在西域驿站中,一边收集功法,一边修练。数百年之后,世间起起伏伏,方凡依旧如故。踏足修仙界,方凡岁月无尽,一切都能慢慢来。种田,养灵宠,习练修仙百艺。人家终其一生,仅仅精通一门。方凡炼丹,炼器,阵法,灵植,星象……样样精通。他家老祖当年是我的小弟。老祖,老祖,你可回来了!本宗老祖尚在,尔等还敢犯禁!大道轮回,数万年后方凡无敌,自己便是那大道!
蚊香头家的小弟
偷香高手后传
偷香高手后传
关于偷香高手后传:在六如和尚的金庸世界中,击败明尊后,作为主角的宋青书已经达到了巅峰,后面便是他平定乱世、翻云覆雨的个人舞台
无辰少年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关于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乖徒儿,你上山多久了。嗯,师父,算上今天刚好十五天。十五天,好漫长啊,这样子,你已经学成并无敌了,下山去吧……老东西,你唬我……
花车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