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攻守之道。”
何锦芳似懂非懂。
“你懂历史,今天咱们就来谈谈历史,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三国中后期发生的事件不少,但诸葛亮跟司马懿在蜀魏边境的军事对峙和司马家族在魏国的崛起无疑是三国格局演变的主基调。
司马懿原本只是文职人员出身,却最终当上了魏国的大都督、大将军,成为魏国政治、军事方面的头号实权人物,最终通过自己及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的功绩,掌控了魏国的朝政,最后由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
&n...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tyle");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how-app2.apple{display: block !important;}</style"); }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最快更新女神总裁爱上我最新章节!
nbsp; 应该说,三国时代知名的谋略家、战术家人数众多,但有的英年战死,有的不幸病死,也有的因卷入政治斗争、不再受到重用而未得善终,虽然也有的人妥善终老,但真正建立巨大功业的,算起来还真只有司马懿一人。
从个人成就来看,司马懿在去世之前分封为相国、安平郡公,达到了三国时期位居人臣者的最高水准,相比之下,诸葛亮也被拜为相国,但只被封为武乡侯,侯爵比公爵差了一大截。
那么,历史为什么选择了司马懿呢?司马懿又是如何登顶的呢?
根据我几十年的从政经历,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攻守之道。”
谢功明做了个手势,背着手在屋里踱步。
“首先,司马懿活得长,活了72岁。活得长的优势使司马懿在境外的对手越来越少,也使得在朝内的竞争对手逐步被自然规律‘淘汰出局’,连主子也一个个离世而去,建立功业的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好,最终在第四个主子曹芳时期成为了全面掌管魏国朝政的权臣。
但是为什么其他谋略家却英年早逝,或死于战场或死于病床或死于政治斗争呢?
其实,司马懿仗没比别人少打,战死沙场的概率不比其他人低,朝内的政治斗争没比别人少经历,关键是司马懿善于防守、能保防线不失,也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不丢,至于朝内的政治斗争则多次采用以退为进的战术,并在关键时刻发起致命一击,实现重大成功。
司马懿活得长,使他更有机会去建功立业,而他活那么长,本身也是其大谋略、大智慧的体现。
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司马懿非常善于判断形势,评价厉害关系,驱动有利因素为己所用,同时预防不利因素。
他由于从小就显示出过人之处,名声远播,因此曹操要让他出来任职,司马懿却看到汉朝已逐步衰微,不愿任职并且装病糊弄曹操。
赤壁之战那一年,曹操以不任职就杀头来威胁司马懿,司马懿才只好在曹操麾下任职。而在曹操逐步崛起之后,在曹魏是否进位称王这个问题上,司马懿较早就表明了态度支持曹操,从而得到了曹操的信任;曹丕继任魏王后,司马懿又支持曹丕称帝代汉,成为曹丕登基的大功臣和亲信大臣,但司马懿却并未留下篡汉的罪名,黑锅都被华歆等人背了。
在军事谋略方面,在与诸葛亮对峙的过程中,大力采用‘深沟高垒、拒守不战’的防御战略,并成功拖死诸葛亮,让诸葛亮将星陨落在五丈原:其实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北伐面临很高的运输成本和物资压力,在蜀魏边境主要以山地为主的地形下,防御就是最好的进攻。
第三,司马懿位属人臣,并无表露出不臣之心,且很得朝廷文官武将的拥戴。
事实上,司马懿自从青年时代看出来汉日已日薄西山之后,一直是在为曹家和曹魏政权卖命,对曹魏的忠诚是看得出来的,起码一直到70岁发动高平陵政变之前是对曹魏政权忠心的。
司马懿历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位君主,一直为主子出谋划策,甚至领兵打战,外御强敌,内肃政纲,对魏国的强大和稳固有很大的功劳。
除了军事上为魏国取得了对蜀汉和东吴的一系列胜利以外,司马懿在经济上也为魏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只不过老年时期的司马懿确实手段比较老辣,心肠也比较狠。政治斗争历来都是你死我活,没有办法。
但司马懿在整个从政历程上一直没有大的污点,他凭借自己的功绩成功登上了魏国的权力制高点,整个过程看上去是在做臣子的道路上表现非常突出。
在司马懿政治生涯的后期,皇帝不断给他生官加爵,增加食邑,他却一再推辞。
从表面上看,他的确是曹魏大大的忠臣,可仔细想想,他未必不是在效仿曹操,给自己的子孙铺路,这是一招高妙的以退为进。
第四,曹魏皇室自家的人材战略有误。
封建时代里,皇室既要网罗天下人才为国所用,并且要擢升优秀人才,但同时也要培养自家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皇室人员在个人素质上的优良,才能保证政权的稳定和顺利更替。
而一代奸雄曹操生有24个儿子,在培育子女方面确实卓有成效,但最终选定曹丕为继承人后,曹丕这条血脉连续两三代都是短命的,传到曹芳手上时,8岁就登基做皇帝,怎么不大权旁落?
而曹丕作为兄长,对自己的诸位亲弟弟一直是防范之心甚于任用之心,毒死了极有军事才干的曹彰,防范和压制极有文才的曹植,而在军事方面任用的却是曹操的养子曹真和曹休。
曹氏的嫡系亲族被压制之后很难出头,也导致在人材的整体竞争方面,曹家落了在司马家的后面,才导致最终魏国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为司马氏取代曹魏创造了条件。”
“第五、司马懿处于曹魏以防守为基本国策的历史时期。
三国时期,在经历赤壁之战等几次较大战役之后,三国之间形成了以相应地形地貌为依据的国境线,三国彼此之间居险而守,国境线上易首难攻。